“非遗+文创”擦出创新火花 “非遗”产品融入生活大放异彩 文化习俗 图1张

    一个个散落在民间、凝聚着潮汕手工艺人的传统非遗项目,伴随着创意元素的融入,再度散发出夺目的光彩。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我市不少非遗项目在传承过程中,衍生出许多贴近生活的文创产品。“非遗+文创”的传承方式既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给文创产品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对传承传统技艺探索出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新模式。
    微抽纱散发独特文化魅力
    平时常见的吊坠多以玉石、珠宝为主,而记者在裕虹抽纱刺绣研究院看到的吊坠却配以抽纱这种非遗元素。在该院众多文创产品中,一枚名为《天窗》的抽纱吊坠吸引了记者的眼光。这件作品以抽纱的“抽通”艺术“玲珑剔透、素静典雅”为特色,用细如发丝的棉线,运用抽纱中编、绕、扎、结的技法,用灵巧的双手绣制出带有温度的艺术品。仅有2厘米宽的吊坠之上,竟然绣制了美轮美奂的小型抽纱作品,简朴中见繁复,轻盈律动,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精致的手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更多的愉悦。”裕虹抽纱刺绣研究院技术总监、高级工艺美术师洪裕静告诉记者,如今汕头民间专业从事抽纱制作的艺人非常稀少,手工抽纱的精髓和独特工艺、针法都面临失传。潮汕抽纱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不应被束之高阁,它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回归生活,借助文创产品,把非遗元素融入其中。除了在创作主题上革新,洪裕静及其团队成员在装裱、包装等细节上也下足功夫。
    记者发现,这些抽纱工艺品有别于传统用作桌布等日常生活用品,其将原本大幅的抽纱比例进行缩小,将其定义为“微抽纱”,融入当今时尚元素,制作成时钟、杯垫、摆件等手工艺品。更为重要的是,每件微抽纱都是手工绣制,并被赋予不同的文化故事,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其中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
    “非遗文创”产品走俏各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特别多,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等,而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历来是公众颇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市注重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集中展示各类非遗项目,让更多的市民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并了解这些独特的非遗文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非遗项目融入潮汕特色和时尚元素,进行轻量化瘦身后,打造成方便携带的文创产品而推广到更远的地方。
    胪溪壁画省级传承人吴烈波告诉记者,壁画作为我国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其艺术与潮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创作壁画大多是在墙面和天花板,壁画师除了要有过硬的画画功底外,还要练就一身“飞檐走壁”的本领。但普通市民要欣赏到如此美轮美奂的作品,只能到潮汕乡村的民居或庙堂才能看到。近年来,吴烈波凭借着过硬的绘画功底,按照传统胪溪壁画的工艺流程,把胪溪壁画“搬”到瓷板或木板上进行创作。这些文创产品在传承和推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更容易进行携带,更可以作为日常家居装饰或摆设之用。
    同样的,以潮汕风格为主兼顾闽南特色的民间建筑装饰工艺的嵌瓷也是进行“轻量化”处理,将原本应用在祠堂庙宇、民居厝角的嵌瓷制成“嵌瓷屏画”行销欧美及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深得当地人的青睐。
    借助文创产业探索新路子
    尽管不少非遗传承人技艺精湛、手艺娴熟,但由于长期相对封闭的师徒、家族的作坊式传承,以往非遗传承人在非遗项目的现代推广展示方面欠缺经验。非遗要融入生活,要创新发展,只有其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才是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传统手工艺散发着精妙的光芒,它们不只连接着过去,还参与当下的日常生活。
    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以及有识之士开始尝试“非遗+文创”的新路子,在传承非遗传统的同时,也在创造非遗文化的附加值。非遗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资源与素材得到了丰富,更让非遗项目焕发出新的魅力,在大力推广“非遗+文创”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汕头,打造“文化汕头”的新品牌。业内人士指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的非遗项目,在“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探索一条融入现代设计、贴近生活的方式,让非遗保护传承与文创产业发展互为促进和依托。“非遗+文创”除了秉承传统的保护传承之外,正在借助文创产业发展的力量,让文创衍生品走入我们的生活。

你是本文的第27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3、9
作 者: 李德鹏 文/摄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