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民俗风情的竹花篮 文化习俗 图1张

    竹花篮,篮身外面往往画上梅兰竹菊等传统画,或者石榴、寿桃、如意等吉祥图案,以红色、橙色、绿色、天蓝色为主,色彩非常艳丽,洋溢着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
    印象中,老家巷口有一户邻居,儿子娶老婆。我和几个小伙伴去闹新房,见到新房里有一对新的漂亮竹花篮,画着火红的石榴花和饱满的红石榴,篮子里装着的是新娘的嫁妆,有布料、剪刀、花露水、雪花膏等。那时我大约才七岁,还没有上小学,不懂事。长大后我才明白,竹花篮上画着的石榴花和红石榴蕴含的是一种民俗文化,寄寓新婚夫妇的新生活如红花般“火红”,并且希望他们一生“多子多福”。
    走进新时代,竹花篮似乎被人们遗忘,那鲜艳的色彩,如今被人们当作是俗气的代称、老土的象征。
    2007年,我到马来西亚旅游,在马六甲古城一处华人聚居的老城区,经过一户民居,见到屋檐下挂着一只灰旧的竹花篮,看样子已经用了好多年。无意中的一瞥,沉睡在我记忆深处关于竹花篮的印记苏醒过来——棉湖竹花篮……在南洋居然也能见到它!
    撩开尘封的薄纱,竹花篮重回我的视野。回到家乡棉湖镇,我重新寻找竹花篮的身影。
    仍然在那条熟悉的小街,见到那个熟悉的小店。小店摆挂着各款竹花篮,有大有小,有的是半成品,未画图案,有的是成品。
    与店主闲聊,我才知道竹花篮仍然有市场需求,而且价格不菲。潮汕地区古老的成人礼“出花园”传承至今,谁家有未满十五岁的孩子,家长往往会提前买竹花篮,以后筹办“出花园”礼仪,竹花篮是必备物品之一,除了用于装置祭祀用品,更多的是包含着家长对子女的满满祝福以及吉祥如意的民俗文化意义!
    店主说,有一些人买竹花篮,并不是作日常使用,而只是收藏。并且,时不时有侨居南洋的棉湖籍华侨买了竹花篮,带回南洋。“有一些华侨托亲戚朋友到我这里买竹花篮,寄返番畔(旧时南洋的别称),寄去泰国的最多,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还有越南的……”说完,店主脸上洋溢着自豪感。“一些大学生放假到我这里拍照、写生,竹花篮是主角,我是配角。以前人们嫌弃它老土,现在人们说它有‘民俗美’” 。
    时代变迁,竹花篮的实用价值发生了变化,不变的是它的模样与民俗文化意义,它那华丽的色彩和吉祥的图案,都是极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符号,寄寓了人们对和美生活的追求与祝福。对于侨居在海外的棉湖籍华裔来说,竹花篮将乡情、乡音融汇在一起,将亲人的思念与牵挂都编织在一起,家有竹花篮,对故乡的思念多了一份诚挚的慰藉。      

你是本文的第39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7、12、30
作 者: 林毓宾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