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示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文化习俗 图1张

  非遗展示馆位于汕头市外马路149号市文化馆主楼二、三、四层,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2015年6月13日的“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崭新面貌,加入现代化设备、精美场景设置、全新理念设计以及大量实物模型,全面正式免费开放,这也是广东省首个市级非遗展示馆。走进非遗展示馆,可以看到展馆建筑设计保留传统潮汕文化的理念,融入潮味,还原潮汕文化特色,古朴雅致环境清幽。据了解,自展示馆全面开放以来,先后接待参观团体超6000个,人数超30万人,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更直观地了解到潮汕文化中的精巧和细腻。
  汕头市文化馆副馆长陈少冰向记者介绍,展示馆依照功能划分为三大分区,分别是动态区、静态区和戏剧展区。馆内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3项,当中13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8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4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42人。
  才踏入二楼展厅,气势磅礴的蜈蚣舞实物模型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蜈蚣是由蜈蚣舞传承人精心制作的,全长22米,为了更真实生动地展示传统舞蹈表演时的情景,这里陈列的大部分舞蹈道具从大小、材料、色彩搭配等,都是按照实物和人物1:1的比例来制作,力求让参观者身临其境。
  三楼展厅根据项目类别划分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传统技艺四大展区。展示的项目包括潮州木雕、珠绣、瓶内画和潮阳剪纸等,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潮汕文化中精巧细腻、独具匠心的一面。展区一隅还布置了富有潮汕民居特色的“灶台”、“八仙桌”,摆上锅碗瓢盆,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四楼表演展区,这也是潮剧潮乐的专用展示区域,展示项目是潮剧、潮州音乐及其衍生的非遗项目。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每一个非遗项目,展示馆还配备解说员,指引观众参观游览,并解答观众疑问。
  多形式保护传承本土传统文化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正是由于传承人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历尽沧桑仍熠熠生辉。但由于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少部分非遗项目或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困境。为了让非遗这笔宝贵财富得以更好地传播与传承,汕头市文化局每月都会举行“非遗讲坛”,记者了解到,讲坛于每个月第二周周六早上举办,去年共举办了10场,每一场都吸引了众多市民及学生参与。
  “不少传承人虽然技艺好,但不大会讲解。在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这方面,除了要提高我们传统文化的广度和知名度,还要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非遗讲坛的举办实际是为传承人与受众提供平台,起到桥梁的连接作用。”陈少冰说。非遗讲坛上,非遗传承人借助PPT软件,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使非遗技艺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示给受众。
  据陈少冰介绍,非遗传承人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从2016年开始通过对项目、传承人和基地给予经费扶持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和支持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和基地开展传习展示、传播交流、项目研讨等活动;汕头市文广新局还制订了《汕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对非遗传承人实施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明确了非遗传承人开展项目保存、传承、传播、研讨、交流等工作的责任与义务。
  此外,为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在校园活起来,“非遗进校园”活动先后在幼儿园到高校开展,每年有10场以上的活动以到校园展示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进课堂讲课等形式让青少年参与其中,了解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
  谈到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取得的斐然成绩,陈少冰说,非遗是国之瑰宝,在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市文化馆会不遗余力做好工作,也希望广大的市民群众热爱本土优秀文化,让潮汕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有一定的地位,把潮汕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你是本文的第9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10、26
作 者: 杨舒佳 文/摄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