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精墨妙谁复传 东南染翰推黄子 文化习俗 图1张

  黄璧,字尔易,号小痴,清代初期重要的粤派山水画名家。然而,这么一位名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传略却只有短短两行字,以至于后人对其生平和艺术风貌不甚了解。随着近年来人们对黄璧山水画的理解日益加深,才重新肯定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应有的地位。
  1657年,黄璧出生于潮州澄海县下外莆都(今汕头市澄海区澄城)。当时的潮州府城所在地海阳县(今潮安)聚集了一批来自外地的有名画家,他们设馆收徒,传授技艺,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学画。年少的黄璧也去拜师学艺,且在后来的岁月里定居海阳,这也是为什么地方史志说他是海阳人的缘故。
  黄璧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绘画天赋。他年少时就和同都的陈琼一起到府城投拜翁铨门下学画。翁铨教习黄璧主攻山水画,教习陈琼主攻人物画。两人尽得翁氏所传,发扬光大,名并一时。除了翁铨,黄璧还师从过另一位画家房修。
  尽管当时黄璧的绘画名气很大,但日子过得很拮据。黄璧一生以附庸风雅、爱慕虚荣为耻。据嘉庆《澄海县志》载,一次,有个权势者出银一百两胁迫黄璧为其作寿图,他始终不肯。因为这样,原本清贫的生活更加穷困,甚至到了无以自立的地步。人们嘲笑他这样做很傻很“白痴”。因痴爱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的山水画笔墨,黄璧索性就将自己的别号命名为“小痴”。
  黄璧生性狂妄,放浪形骸,他喜欢饮酒,常常与市井小民、走卒贩夫一道在酒肆酣饮,尽兴时便挥毫泼墨,顷刻成画。他仰慕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刘伶,从其经典名句“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中取“以酒为名”四个字刻成印章,钤在自己的画作里。现收藏在广州美术馆的《山水图》卷,就印着这一方印章。
  在早期的山水画创作中,黄璧深深认识到只有深入大自然切身观察,才能体会到山的厚重、水的灵动,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于是他开始了绘画写生的游历生活。他由韩江上溯福建泉州、武夷,再北上江浙,往杭州西湖、苏州虎丘山,足迹遍及天下名胜,积累了丰富的写生题材和对名山大川的切身感受,所作的山水大多气势磅礴,笔墨浑厚华滋,构图自然,意境深远却又富有生活意趣,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注重真实自然,贴近世俗是他穷尽一生所孜孜追求的。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点景,一直在山水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尽管在画中所占的比例位置很小,但却起着“点睛”的重要作用。黄璧山水画中的人物具丰富的真实神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非一般的人物点景所能比拟,在清初山水画坛,他对塑造人物点景的神情生动、姿态准确的追求是无人可比,极为难得的。从广州美术馆收藏的另一件《山水图》轴中,就能体会出这些特点。画中的下半部分斜崖耸立,江水湍急,岸边几位正在奋力撑竿和拉纤的船夫的动作刻画得极为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激流勇进的紧张态势。
  藏于扬州市博物馆的《蜀山图》卷(见图),是目前所能见到的黄璧最早的两件作品中的一件(另一件《荔枝图》藏于广东省博物馆),作于黄璧35岁那年初秋。此图卷为设色纸本,高约30厘米,长约600厘米,图中层峦起伏,连绵不断,烟云明晦,坡斜滩浅,江平树茂,一派秀美的川蜀山色。当时的收藏者品评该图为神品、妙品,图后有两篇题跋,首篇题道:
  黄璧,字尔易,号小痴,潮州诸生。能诗,工绘事,性放宕,不喜见尊贵人。每(与)缁徒贱隶杂饮狂歌,兴酣落笔,时有佳趣。番隅酋长宝其尺幅,不吝兼金。吾乡(即浙江绍兴)薛公(即潮州知府薛载德)帅潮日,其亲知有好事者携归此纸,余购得之,装潢成卷。每一展阅,蔚秀苍古,几入子久之室矣。其自号小痴,非妄也。昔夏仲昭(即夏昶)以善竹受知文皇,名播海内,当时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如小痴者将毋同,特身未贵耳,故仅延誉于东南云。静斋尔立识。
  题跋中写明了收藏者尔立拥有此画的由来和对此画的珍爱,为黄璧的身份地位未能显贵而仅名扬东南一带感到可惜。他将黄璧比作明初的画竹名家夏昶,还生怕人们不认识黄璧,开篇便是对他的简介。该简介可视为黄璧生前惟一的传略,历史得益于有心人,因尔立的题跋(题于1709年),使《蜀山图》卷成为研究黄璧的重要历史文献之一,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黄璧传略了。
  图后的另一篇题跋,是尔立的好友单畴前来观画所题。他“披读数过,快目赏心,率走笔”,写下了观后感七言长诗(共24句)云:“我读元人子久画,一水一石得神似。笔精墨妙谁复传,东南染翰推黄子。兴酣落笔如烟云,山平水远惟驱使……云汉忽热北风寒,每疑往事何能尔。对君此图意恍然,如在清泉白石里。不然开卷北窗看,松风谡谡幽人耳。”他深深为黄璧深厚的绘画功力所折服。
  黄璧的山水画犹如涓涓细流流淌于东南一隅,终因清初画坛“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的滔滔洪流而未能倒灌北方。真正对黄璧山水画艺术有所重视是近年来的事,2016年元旦期间,黄璧家乡汕头市博物馆举办了黄璧书画艺术展和研讨会,有力推动了人们对这位清初粤派山水画名家更深层次的认识。

你是本文的第30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9、16
作 者: 周 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