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刀 彰显墨韵——平面彩色麦秆贴画《长征》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家祠)举办的《万紫千红——潮汕平原孕育的民间工艺大观》展览上,看到了麦秆贴画《更喜岷山千里雪》、《金沙水拍云崖暖》两幅作品,感到十分惊喜,这也就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吧!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军走过荒草地,翻过大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陕北,宣告长征胜利结束。说起以表现红军长征为题材的作品,影视、舞蹈、戏剧、绘画、雕塑等等不胜枚举,因主题性非常强,在潮汕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品除了制作展品或专门定制外,平时创作此题材的较少(或许是孤陋寡闻),所以赏读的这两幅作品看似简单,却有着其历史价值,也显得十分珍贵。这两幅平面彩色作品分别以《更喜岷山千里雪》、《金沙水拍云崖暖》题款,每幅长28厘米、高79厘米,出自潮州市三位艺人之手,前作者是杨植伟,后是谢森民、蔡镇源,都是1965年入藏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潮州麦秆画是一种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有“南国艺苑奇葩”之誉,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彩色的麦秆画就是将麦秆染上各种不同色彩,并使其颜色产生深浅变化,按照设计图案的要求,将这些不同颜色、深浅的麦秆剪贴。这两幅作品的作者根据麦秆材质的特点,刻划的画面既源于生活,又得高于生活,并经认真构思,在白色的衬布板上借鉴中国画的构图原理,精心设计,注意画面上的虚实变化,动静结合,疏密对比,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以高远兼深远布局法,用粗犷而坚硬的线条,“描绘”奇崛险峻的危崖峭壁,运用山水画的皴法,利用山石树木形状的大小及麦秆色彩浓淡的对比,在“留白”中见天、云、雾、雪、水,拉开空间的距离,显示远近层次,达到咫尺千里的效果。这幅《更喜岷山千里雪》近处山石轮廓清晰,左侧山崖陡峭,远处蜿蜒起伏的山脉,白雪皑皑,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似隐似现。一座座山都被雪裹着,在巍峨之中显出清秀,在峻峭之中更见超逸,所有的远山下部隐没于烟云迷茫之中,给人一种空蒙浩渺之感。在这风雪交加的悬崖上,近处身穿单衣的红军战士们手拄着树枝,肩扛着枪,踩着过膝的雪,披在身上的被子被狂风吹扬,他们或相互牵手、或回头招呼、或在前面拉着马的缰绳、或在后面推的马……远处可见一队红军战士正艰难地向远峰跋涉。“雪山低头迎远客”,红军战士们凭着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终于战胜了雪山,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历史画面。
    《金沙水拍云崖暖》画面上山高谷深,近景几块大石江水飞溅,可见流急坎陡,江势惊险。中景一侧临江峭壁如削,下方北岸渡口的一条石径从江边往上逶迤,树木掩映下的几间房屋座落于山路旁;江面上水流湍急,惊崖击石,声震幽谷,红军凭着缴获的两条渡船占领了北岸渡口,此时“描绘”的是红军已经控制渡口,大部队顺利渡江的场面,有的高举红旗在山路行走、有的在拖船登岸、有的在抛绳靠岸……左上方的远景是傍江崖壁,烟笼雾锁,山上树木林立,葱茏茂密,此作品展示出红军抢渡金沙江,以少胜多,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重大胜利的画图,可谓新我耳目,让我回味无穷。这两幅作品的画面上布局繁简有度,讲究空间虚实与深度,国画的“工笔”、“意笔”随意所出,各得其趣,极具中国画的韵致。然而这并非真正的在宣纸上挥毫作画,而是用彩色麦秆的切贴表现出动静远近、层次明暗、虚实浓淡的艺术效果,其制作工艺独特,制作工序精细,整个制作过程都是依靠手工来完成的。首先,要对麦秆进行筛选,把中空的麦秆,用刀具按照画面的要求切段、去节、破开、成片,然后再经过剪截、漂白、染色、熏、蒸、烫、烙等十几道工序处理。其中还需要整平压制,进行烧烫,通过温度的高低变化使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色彩,而麦秆的自然光泽、纹理和质感仍能保留本色。最后,再经过剪、刻、编、绘、雕、刨、压、拼等十几道工序才完成,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感染力。

你是本文的第42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6、7、3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