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传神 清心悦目——彩瓷挂盘《八仙图》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说起汕头彩瓷,曾有过遐迩闻名的刘再盛、詹益群、曾作丰等一批省大师、高中级工艺美术师,但这些名师或已作古或已年迈或已改行,原来的彩瓷厂、特种工艺厂也早已关门停产,汕头彩瓷工艺沉寂很久了,在各级展览会上再也难见其“踪迹”,只能成为人们脑海里的美好记忆,令人叹惜!与我同入艺门已四十余载的陈少华曾是汕头彩瓷人物画的佼佼者,仅1986年就有瓷板画《瑶池七仙女》获全省工艺美术展览创作设计奖、《八仙图》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但因工厂关闭在外为生计而搞花面设计,没有继续人物瓷画创作,我曾多次与其言谈不要放弃此技艺,却一直未见有所行动。日前,悉他重新搞创作了,并目睹其拿手的人物瓷画挂盘,甚为欣喜,深感花甲之年的他彩绘技艺更为娴熟,功夫老到,故将其《八仙图》瓷挂盘提供读者欣赏。
    彩瓷人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助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用墨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的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再加之色彩的运用处理,达到晕润、细致、柔和的效果,充分表现形象的动态感和立体感。这直径36厘米(即14寸)瓷挂盘以妇孺皆知的八仙为表现题材,把中国画的工笔画技法与瓷器釉上彩绘法揉合在一起,充分运用潮汕彩瓷的勾勒、填色、洗染等技艺,富有墨色韵味,以娴熟的笔法,生动地表现了8位神仙同赴瑶台,欢聚仙境,为王母娘娘祝寿的动人场面,给人以不是国画,胜似国画之感。画面构图上根据圆盘的特点,注重“章法”和“布局”,丰富色彩的运用,使“人”与“境”,“形”与“神”和谐统一,巧妙运用了左虚右实,实中求虚,疏密对比的方法,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形象,讲究以形写神,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神态,注重人物神情,服饰衣纹的用笔,通过容貌表情来表现八仙在路上行进的姿态。8个人物按前三后五分组,前后、左右互为呼应,近、中、远景交融,8个神仙、8只坐骑生动传神,既互相衬托,又相映成趣,构成艺术的统一和谐,活灵活现。但见画面左上方虚无飘渺的云天之处一座座仙山翠峰起伏,楼阁若隐若现,祥云瑞气萦绕,仙鹤展翅飞翔;右下方怪石嶙峋,奇花异草,一侧数株苍松自近至远枝干虬曲,沉郁苍秀,生意盎然。山路上前面这一组是瘦骨嶙峋、蓬头虬髯的李铁拐背着葫芦和斗笠,手拿着拐杖,骑着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走在前面;旁边风流潇洒的吕洞宾坐在大狮上,背负宝剑,一手拿一柄拂尘,一手比划着招呼紧随其后的众神仙;后面的汉钟离袒胸凸肚、微仰肥躯,驾着麒麟,左手摇着一把芭蕉扇,右手捋着长须,笑容可掬。后面一组是右边的张果老骑着毛驴,银须飘拂,敲打着鱼鼓,显得老态龙钟;左侧乘着梅花鹿的何仙姑手持莲花,秀丽端庄,正与张果老有说有笑,情趣盎然;骑在牛背上身穿官服的曹国舅,手持阴阳板,喜气洋洋;侧坐白象上的韩湘子吹着横笛,悠闲自在,一派清雅;蓝采和一手执着如意,一手却拿着竹竿挑着花篮,眯着笑眼。整个画面人物的个性鲜明,以神感人,其情其景,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妙趣横生,生动地显现了我国古代民间神话中八仙赴会祝寿的情景,有声有色,引人入胜。作者对人物、走兽的形神动态描绘精细,造型准确,神态逼真,惟妙惟肖;人物形象的脸部表现出肌肤的受光面,使之产生立体感。对人物的衣袍的结构组织处理十分恰当,用线的长短、横竖、粗细等对比处理,形成有强有弱,有虚有实,有轻有重的规律变化,直接表现出人物形象的优美,线的旋律感,可与传统国画相媲美。整体画面上色彩艳丽,线条纤秀,笔法流畅,彩工精致,浓淡分明,继承了潮汕彩瓷工艺的优良技艺,在用笔、线描、色彩中,显得传统“味道”十分浓厚,格外清心悦目。
    陈少华年届六旬,自小喜爱美术,1972年进汕头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后改为汕头市特种工艺厂)工作,随师学艺,善于钻研,对瓷画艺术执着追求,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颇有成绩。

你是本文的第65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8、24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