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潮汕地区是一个盛产黄蜡石的福地。潮汕蜡石也称粤东蜡石,蜡石是广东较出名的观赏石种之一,广东各地多有产出。在玩石界有着“岭南不如广东,广东不如粤东”之说。粤东蜡石,名誉海内外。潮汕人爱石玩石赏石藏石,是文人雅士的至爱,也是海外潮人思乡的载体,更是当地石农生涯的支柱。 潮汕蜡石源远流长,石文化是潮汕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唐宋时期,潮汕地区作为“南蛮”,京城官员如韩愈等官宦被贬谪到潮汕,同时也带来了中原文化,使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在潮汕流域形成了中国特色文化的融合区,赏石文化也开始萌芽。最早要数北宋揭阳人吴复古(1004~1099),他曾在熙宁二年(1069)去登州游玩,带了岛中十二石回故乡,大文豪苏东坡为之作了《岁寒堂十二石记》。历代到粤东揭阳当县太爷的,不少染上了石癖,以示风雅。如乾隆年间的张菱、刘业勤,同治初年的丁日昌、许万石,均建有名园,供奉蜡石和其他石玩,让游人赏玩。其中丁氏的洁园、百兰山馆、石鱼斋,许氏的百洲草堂和惠迪书庄等等,更是脍炙人口了。 蜡石欣赏是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蜡石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换言之,它是集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体,是人文、天文、地质学和美学的集合体。它不仅具有天然美,而且具有艺术美,无论质地、色彩、纹理、形状、图象、构造等等,是非人为创造的美。 潮汕赏石文化受儒、释、道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崇尚自然,追求寓意,寄予一种精神美德。潮籍明代工部尚书盛端明对石吟诗:“水色山光来八面,物华风景自千年”;潮州名人郑昌时称赞曰:“水石钟秀,妙人自然”,道出奇石的自然之美,为庭园增添华贵高雅。明时潮州庭园多用本地粗蜡石,饶宗颐的故居在潮州市区下东平路饶厝“莼园”,内有假山园林,饶老14岁那年便写了一楹联:“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园须脱俗,树欲古竹欲疏”。 粤东赏石,历史悠久。以往潮汕传统文化的研究,人们往往是以潮汕方言、潮汕音乐、潮剧、潮汕美食和潮汕工艺等方面为主,而潮汕的赏石文化常常被人们遗忘,被边缘化。近年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青年委员会有学者申请立项,专题成立课题组,研究潮汕的宝玉石和赏石文化。2011年2月27日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同林教授莅汕,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课题组苏汉光、陈汉杰和陈汉清等陪同,对汕揭潮的山山水水进行考察,对其气候、水文、潮汐、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对潮汕黄蜡石形成的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地层岩石进行剖析,实地调研勘查,科学探讨蜡石的奥秘。 潮汕蜡石种类多、花色多、且资源丰富,产出的坑门有几十处,主要分布在潮安县的登塘镇、磷溪镇、意溪镇、凤凰镇和饶平县的樟溪镇、浮滨镇等。尤其出产于饶平县樟溪青岚的蜡石,更是流光溢彩,明艳动人,百看不厌,令人心醉。蜡石欣赏是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潮汕文化的一大奇葩,更是潮汕一张光鲜的名片。 弘扬潮汕赏石文化,让人们美化生活,升华情趣。奇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特殊矿产资源,要善于开发、利用和保护潮汕蜡石,它不是一般的石头,它是黄金般的石头,把这老天恩赐于我们潮汕宝贵的蜡石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造福潮汕。
|
你是本文的第73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6、22 作 者: 苏汉光 陈汉杰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