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与年刚不惑的吴闻鑫认识已有十余年了,他如今已是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吴泥塑”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潮州大吴泥塑研究所所长、潮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其《饮水思源》、《出花园》、《农闲》、《妙嫦追舟》、《白蛇传》等不少精品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可谓声名远播近扬。今读的《苏三起解》,在传统题材中,创造新形象,意蕴独具,在去年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上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令人耳目一新。 吴闻鑫作为大吴泥塑第24代传人,保持着一种艺术永远在路上的姿态,不在前人作品里讨生活,把前人的成就当成自己艺术的起点,锲而不舍地求新,对艺术创作用心去揣摩,细心地思考、创造,形成有新意的构思和形式美的构图。用心去捏塑,表现形象的一招一式都蕴涵着他对泥塑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有着自己的艺术特征,这也就是传承啊!这件《苏三起解》“文身”泥塑取材于传统潮剧《玉堂春》的主要情节,两个人物形象中的老解差身高19.5厘米,苏三身高20.5厘米,塑造了苏三起解途中,老解差崇公道同情相助含冤负屈的苏三,并认其为义女,而弱质绝色女子苏三却对茫茫前途充满忧虑的场景。作者巧妙地捕捉起解途中的情节,对两个人物进行典型化、具体化塑造,形态单纯质朴,互为呼应,刻划细致入微,形貌神态宛然若生,既不失传统意蕴,又在传统里求新意,赋予泥塑艺术的个性美。但见右侧的苏三身披枷锁,手戴锁链,衣衫单薄,步履艰难,正是“履薄衣单怎忍受,一步一泪恨难消”。左侧老解差崇公道满面皱纹,白发苍苍,银须飘胸,右腿抬起,上身前倾,正用手中的木棍带着受伤的苏三行走,还回头望着后面的苏三露出笑容,似乎在劝说着她,两个人物的心里活动和音貌刻划十分细腻,真是深得剧情“三昧”。作者在两个人物的造型上进行适当的夸张和渲染,注重细节的刻划,通过头、胸、腰、腿的变化,正与侧、直与弯、高与低、动与静,互相呼应,使之形神兼具,极富戏剧动作的韵味。尤其是在两个人物之间用了一条木棍作为连接,既是“道具”,使人物有机联系起来,又通过木棍的“横”与人物的“直”,形成对比关系,视觉效果甚佳,可谓匠意独运。 大吴泥塑“文身”的塑造技法包含了雕塑和贴塑二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捏塑泥偶之后,吴闻鑫运用“压泥成片,摺片成衣”的传统技法,将泥揉压成薄泥片,用泥塑工具塑成领、袖、袍、裙、裤、带等衣褶,再粘贴在“文身”上,给人物形象“穿衣”。在贴塑中,根据服饰的形状、衣纹的走势塑出衣布的柔软自然,处理衣纹的虚实、疏密变化,强化了造型的审美情趣。“文身”人物的贴塑,由内而外,由下而上,先裤,后袍(裙),再贴带,最后是花纹浮雕,给人以视觉上有非常明显的层次感。在彩绘上以传统的描绘手法,在“彩”上下功夫,讲究色彩的运用和对比关系,深红、墨绿、黑、白、深蓝、浅蓝等色巧妙施用,使色彩在对比中显和谐,色调秀丽明艳,花样彩绘生动灵秀,“塑”与“彩” 浑然一体,极富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 吴闻鑫在艺术世家的熏陶下成长,祖父吴来树(1917~1979)是大吴泥塑代表性人物之一,父亲吴光让是当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他自小喜爱绘画、泥塑,还到省陶瓷学校接受四年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精通泥塑每道工序,每种表现手法,30载与泥巴结缘,勤塑不辍,以“让作品说话”为座右铭,在表现题材上广泛涉猎,已有令人称赞的表现。作品屡获国家级、省级展览殊荣,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泥人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不少机构所收藏。
|
你是本文的第61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6、8 作 者: 曾广锡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