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生动 以神传情——瓷塑《薛丁山与樊梨花》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在潮汕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题材中,戏曲人物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泥塑、瓷塑、剪纸、木雕、灰塑、嵌瓷、纱丁等更是屡见不鲜,几乎都取材于地方传统潮剧剧目中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主要情节,有历代名贤淑女,有英雄豪杰,有对强横霸道恶势力的抨击,对受难的善良人民的同情,对奸诈邪恶的鞭笞,对英雄行为的歌颂,对封建礼教的嘲笑,也有对纯洁爱情的赞美,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联想,耐人寻味。潮州大吴村已故著名艺人吴金福(1908—1964)的多件戏曲人物瓷塑作品,于1964年就入藏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其中有的至今尚未公开展出。在博物馆目睹吴金福的佳作,我不禁眼前为之一亮,细心赏读后感到可用一句话来概括,造型生动,细腻传神,手法独特,堪称完美。
    我数年前曾在潮州一好友家里看见一本介绍大吴泥塑的画册中有《薛丁山与樊梨花》此件作品的图片,没想到这件作品的实物如今竟然就在眼前。这《薛丁山与樊梨花》以樊梨花和薛丁山的爱情瓜葛为主线,描述西凉国寒江关守将樊洪之女樊梨花,武艺精湛,练就一身移山倒海的绝技,对大唐将军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一见倾心。薛丁山三弃三请樊梨花,成就了烽火患难情缘,樊梨花深明大义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画面上人物高24厘米,借鉴舞台上的人物造型,用泥塑的表现手法,结合瓷塑表现特点而加以艺术创造。人物刻划得颇为鲜明、独特。但见相貌堂堂的薛丁山,戴盔贯甲,背插四杆护旗,足蹬战靴,左腿屈膝跪地,右腿弯曲,侧身抬头望着樊梨花,扬起左手,似乎在表明心迹。右侧月貌花容的樊梨花头戴冠,却身着衣裤、围裙、披巾,腰系带,双手指各夹着一根雉翎(两根雉翎已脱落),双腿交叉而坐在薛丁山的右腿上,转过头含笑凝视着薛丁山,以神传情,一改全身披挂的英姿,两个人物动中有静,一高一低,一直一斜,面视与体向统一,手势挥臂扬掌自然,顾盼呼应,形成节奏与韵律,生动优美,刻划细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另一件表现的是传统剧目《井边会》,人物高23.5厘米、井高5厘米,以咬脐寻白兔,井边会三娘情节为创作范本,刻画了三娘十六年受尽折磨,思夫想儿之满腔衷情。瞧!中间一口小井,井的右侧是头顶战盔,罩袍束带,背插护旗,胸挂红花的咬脐,注视并“剑指”前面的三娘。左前侧一身农妇装扮的三娘右手提木桶,左手执布巾并用手指掩嘴,欲相认而不得,转过头且不敢望咬脐。正是“莫非我儿万里寻亲到此来?天差母子井边会,眼前就是我娇儿刘咬脐。我急忙上前把娇儿认……他金盔银铠多威武,我衣衫褴褛怎能口乱猜?”两个人物的心里活动和音貌刻划十分细腻,通过头、手的变化,使之形神兼具,极富戏剧动作的韵味。这两件作品人物体态以传统的回旋与顾盼为造型形式,面向、身段、步伐有着典型的动作,交错配置,动态优美,互为呼应,形神兼具。两件作品中的“武小生”、“武旦”和“童生”、“青衣”四个不同角色“塑造”得酣畅淋漓,真的是深得剧情“三昧”,可谓是传统工艺与潮剧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
    吴金福是蜚声遐迩的大吴泥塑一代名艺人,自小随祖辈做泥塑,抗战胜利后,与其他一百多名艺人被枫溪陶瓷作坊聘为技术员,从事瓷塑创作。1958年进枫溪陶瓷研究所工作,1962年回到家乡后一直从事泥塑创作,他将大吴泥塑的“贴塑”技艺融于瓷塑之中,所有戏曲人物瓷塑都有着浓厚的泥塑味,极富泥塑的意蕴,独具艺术魅力。瓷泥比陶泥更具可塑性,可捏塑出衣料的质感,层次多样、纹样多变,动感更加明显。袍服及盔甲上的浮雕图案,是用模印压制后再贴上,视觉效果强烈。每件作品需入窑炉烧烤,而不是烘焙,虽然瓷泥经火烧烤后变硬变脆,但比起泥塑来毕竟不易损坏,所以衣袍可以做得很细很薄,多转折,多棱角,与泥塑的圆润有明显不同,这也正是这些作品表现手法独特之处。另在装饰上,泥塑是彩色,瓷塑的是色釉,塑彩结合,经火烤烧后既丰富又亮丽,其质感是泥塑所不能比拟的。我有幸欣赏吴金福五十年前的戏曲人物瓷塑作品,真的是一饱眼福,叹为观止。

你是本文的第67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12、28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