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绣谋出路 文化习俗 图1张
    潮绣,这朵扎根潮汕大地,传承上千年的古老技艺奇葩,在新时代又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不久前在广州二沙岛举办“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潮绣界再传佳音:由汕头市裕虹工艺厂设计并制作的潮绣精品“潮汕情”以其独特的潮汕韵味,清隽典雅的构图,巧夺天工的刺绣工艺,技压群芳,一举夺得金奖。
    潮绣作为粤绣中的一种,以它的“精致、浮凸、瑰丽”的独特风格在各派绣品中引人注目。
    一般说来,刺绣作品对于体现题材的立体感,主要通过配线和刺绣手法达到。而潮绣则独创了“垫高”这一工艺,使作品不仅有绣线深浅所表现出的立体感,更有一种浮雕般的触感。
    一百多年前已远销海外
    精致的潮绣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漂洋过海,走进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有的家庭甚至以拥有潮绣抽纱用品为荣。
    20世纪80年代,潮绣迎来了自己在新时期的黄金时代。1980年春天,一套玻璃纱“双凤朝阳”台布在第32届慕尼黑国际博览会上夺得金质奖章,那也是我国解放后首次参加慕尼黑国际博览会,并获得了唯一一枚金质奖章。随后,潮汕抽纱出口额突破一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潮汕抽纱在解放后至“文革”前17年出口贸易的总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潮绣几乎掀起了“全民总动员”。
    据资料记载,当时在潮汕地区从事抽纱的女工不下100万人。就连有正式工作的双职工家庭也搞起了副业,男人甚至孩子都参与了家庭增收的行列。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潮汕人,大多对那个年代的特殊场景记忆犹新。
    人才匮乏市场难再辉煌
    说起那段时间潮绣的风光,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李淑英还有一点激动。
    今年65岁李老师出生在潮州,祖辈四代均从事刺绣技艺。那时候,女孩子一般会在12岁前后跟长辈学习刺绣。但作为一个刺绣工坊的传承人,李老师从8岁起就开始跟父亲学艺,50多年来,李老师见证了潮绣在潮汕大地上的兴衰。据李老师介绍,潮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步入巅峰,从事抽纱工作的女工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据统计,当年炮台、关埠、浮洋、金石四个镇的抽纱收入,分别超过300万元,占各镇副业生产收入一半以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一步步铺开,向来精明的潮汕人,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宽广的领域。手把华珵,飞针走线的不再令人艳羡,那似乎已经变成了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辛苦活。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年轻的父母们再也舍不得自己娇滴滴的女儿去从十来岁就开始学这没什么大“出息”的手工活。更致命的是随着技术革新,电脑刺绣开始普及。这个快速、精密、规范、廉价、标准化程度更高的新型工业技术,给潮绣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击。那个曾经家家户户缠彩线,个个手拿绣花针的景象终于一去不返。
    创新创意再领潮头
    虽然从事潮绣辛苦、而且没有丰厚的利润回报。还是有一些热爱潮绣,并为传承这一独特地方工艺尽心尽力之人。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洪裕静就是其中一位。洪老师年纪不大,但出生在潮绣世家,7岁开始拿针学绣,真正从业也逾30年。
    当年洪裕静辞去体校正式工作,自己办厂,自己申请进出口权,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虽然前些年潮绣市场低迷,但洪老师凭着自己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硬是撑了下来。如今,她的裕虹工艺厂已成为汕头市仅有的一家潮绣工艺厂。
    传统的潮绣作品题材较为单一,龙凤、麒麟、鲜花、经典人物较为常见。如何创新,给潮绣注入一些新鲜的活力成为洪老师现今每天思索最多的事。在她的影响下,原本没有专业学习美术的儿子也决定陪妈妈一起从事这项有意义的事业。良好的艺术天分,让儿子一出手就令人惊喜不已。如今,母子俩已是工作上非常得力的搭档,像这次获奖的《潮汕情》就是母子俩精诚合作的成果。
    如今,潮绣作品已基本脱离原来日用工艺品的角色,而是上升至艺术收藏品的行列。其独有的精致、浮凸、瑰丽的艺术特色,也受到越来越多收藏家的青睐。

你是本文的第50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3、11、30
作 者: 王秋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