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1998年电视剧《水浒传》曾经引发万人空巷的观看热潮,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主题曲“好汉歌”充分地展现了梁山好汉的豪迈气概。工艺美术师、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许少雄以此为表现题材,历时八个余月创作的长达18.5米嵌瓷立体人物《水浒传》已面世,堪称潮汕地区嵌瓷立体人物作品长度之最。 位于汕头市外马路存心善堂的大型嵌瓷“九龙壁”,已成为中心城区传统文化艺术的一处靓丽景观,而这幅《水浒传》嵌瓷立体人物长卷作品,就嵌贴在“九龙壁”的背面檐下的壁肚上,距离地面3.15米。制作这幅嵌瓷的壁肚长达18.5米,而高度仅有58厘米,既长又扁,不但要塑造108个好汉的人物形象,配上刀、枪、剑、戟、斧、叉等各种兵器,还需绘画背景和制作近处的山坡、亭台、小船、马匹、战旗、树木、花草等。作为立体加冠人物一般每组分二、三、六身,塑置于垂带头,壁肚的人物大多以 “浮嵌”,或“平嵌”为主,而这幅人物形象全部要以立体形式表现,且须向前倾斜40度,才可适应人们站在地上抬头观看,熟悉嵌瓷艺术的人士深知这在整体构图和制作工艺上确有难度,这并非笔者夸大其词。有道是,一幅佳作的诞生,较高水平的设计是关键,主题的变化,也带来表现技法上的丰富。许少雄经一番认真构思,在考虑好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分步实施制作,先根据呼保义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霹雳火秦明、小李广花荣、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等梁山108位好汉的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的姿态和服饰,绘画草稿,在写实造型基础上,以民间艺术的审美处理手法作为契合点,塑制每个人物形象。每身人物形象的塑制都先用一块方砖垫背,用灰泥与瓦片塑出形态,装上头部后再塑整体胚胎,并在腰与手的部位适当加上铜、铁线,使其牢固不断折;接着根据不同位置的需要,剪贴上色彩鲜艳、形状不一的瓷片,并将嵌瓷缝填补、入色,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再塑每一只手,配上刀枪剑戟或其它道具;最后是用笔勾勒线条,描金加彩,每身32厘米高的人物都是经过这些繁杂工序精细制作而成的。但见“小李广”花荣威风凛凛,盔明甲亮,身正头转,肋下挂剑,一手提弓,一手拿箭,欲显百步穿杨的功夫;而“白日鼠”白胜一身农夫装扮,挑着一副酒桶,手摇一把葵扇,悠闲自在,另有一番情趣。这108个立体人物形象或正面或侧身,有的披挂甲胄,有的袒胸露臂,姿态各异,形神兼具,栩栩如生,十分赏心悦目。 为将这108身人物安装在壁肚上,许少雄先处理好壁肚贝灰底地,继而绘画天空、山峰、树木,花草、江河、亭台、草舍、地面、城楼等,此后再根据人物的不同位置塑制台阶、石头、厅堂等,嵌上帐幔、战旗、树木。安装人物时从放置画面的总体气氛中去考虑,按五至十个人进行分组,有疏有密,把握好物象的形神,注意人物和每组之间的相互呼应,与配件、环境的协调一致,或前或后、或上或下,表现出整个画面造“形”与造“势”的氛围,并标注每个人物的外号、大名,让观者一目了然。说实话凭这寥寥数语是无法阐明其中许多“奥秘”的,就拿立体人物来说,每一身连灰泥带瓷片重约一公斤,若竖立置放还容易些,而都得向前倾斜就难了,且后面又不可用铁线作为牵引,如何使之牢固,经得起风吹雨打呢?许少雄确是费尽心思,他巧妙地将每个人物形象的腰部作为与墙壁粘接点,用水泥加以固定,上身全部悬空前倾,下部也离开墙壁,这样仍然保持着立体的视觉效果。瞧!画幅中间的忠义堂红柱绿瓦,牌匾高悬,帐幔垂地,背后挂“下山虎”画幅,宋江居中端坐,怀抱宝剑,手摇折扇;吴用拿着一把羽扇坐在旁边,正与大刀关胜在交谈中;卢俊义身着文武战袍坐在案前,左手捻须髯,右手按剑柄,脸露笑容。其他林冲、公孙胜、武松、雷横、孙二娘等众位英雄豪杰分布左右两侧,主次分明,展现各自的威武英姿,从而构成一幅完美的长卷画图。许少雄创作的《九龙壁》和这《水浒传》人物分别创造了潮汕地区嵌瓷的最大和最长两项纪录,为这一古老传统工艺增添了异彩,令人为之赞佩。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