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在中山公园举办的首届潮汕民俗文化展示周现场,潮汕民间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展示廊上,古字画修复工艺师杨进城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围观。据了解,如今汕头的装裱店星罗棋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人开的。本地人从事装裱行业有些年头并一直坚持下去的并不多,既会装裱又会画画的更是少。杨进城就是其中之一。记者在展示周开幕前探访这位书画的“高级服装定制师”,听他讲述装裱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特制”故事。 从事装裱三十载 皆因爱画偷师学成 杨进城一手装裱绝活,并不是家传或是当学徒学来的,他说:“我是自己摸索和向当时一些前辈‘偷师’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裱画的人很少,我爱好画画,画完以后,想想求人不如求己,于是找来当时故宫和上海博物馆的一些书籍来看,像这本《书画的装裱与修复》是翻了又翻。当时老一辈吴朝也是我的老师,他毕业于上海美专,会画也会裱,他还送过我一些装裱的工具尺。还有王汉毅、杨思园、陈秉天、林廷美等,都帮助过我。”就这样,杨进城的装裱活没有师承哪派,而是自成一派。 接笔考验真功夫 唐寅山水画也敢补 杨进城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从事装裱的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的艺龄,装裱过的名画古画不计其数。像刘昌潮和王兰若合作的一幅《荷塘》,当人家拿给他时,已经破破碎碎,右下角还缺失了兰花和石头的一些画面。杨进城说:“从专业术语上说,这时就需要接笔了,也称为修复和全笔。最重要的是需要按画家的画法去补。”这样的接笔,当然需要裱画师有扎实的美术功底。 一个收藏家原本要把他收藏的一幅唐伯虎的山水画拿到北京故宫去修复。杨进城说:“收藏家的朋友建议他不如拿给我,当时画已经陈旧发黑,根本看不出画什么。”在杨进城清洗装裱好后,古画焕然一新而又修旧如“旧”,对方非常满意。 齐白石的老师曾作有一本册页作品,被人收藏时不注意淋到了钢笔水,在杨进城的手下起死回生,由购买时的一万多飙升到七万。 像这样的装裱故事还有很多,但令杨进城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人收藏画时画箱里的吸湿剂变质,其中的膏状体流出污染了画作,全部画粘在了一起,有人说:“用石灰粉撒上”。但杨进城想那样画就毁了:“得弄清楚吸湿剂的化学成分。”于是,杨进城读书时学的化学知识派上了用场,弄清成分,对症下药,画作完好如初,看起来赏心悦目。 记者手记 杨进城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加入汕头美术家协会,开办过画展。杨进城说,装裱工作占据了他大部分精力,因为别人相信他,他就得认真负起责任,而他更喜欢的是画画。在他工作室的窗台外养着翠竹和各种花草,吸引了许多小鸟在竹丛中玩耍,难怪他在扇面和书画小品上的麻雀那么生动传神。 这几天,杨进城作为民俗文化工作者在中山公园的潮汕民俗活动中作画。 杨进城一再强调,从事装裱工作的人,还是必须具备美术功底,这在修复等工作中尤为重要。如果不会画,在装裱作品的选择中比较有局限性。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