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札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技艺,广为流传,遍及大江南北,手艺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潮汕的彩札工艺,潮人叫“糊料铺”。旧时,几乎所有圩镇都有此类手工艺的生产,尤以潮州府城、潮安的庵埠,饶平的黄冈、澄城,揭阳的榕城,揭西棉湖等地最为出名。 潮汕彩札工艺,一般运用竹枝、沿线、木、纸、泥等材料扎捏成物象的架子,定型后再黏、连、穿、饰各种丝绸缎布和金纸银箔(现在有的也应用塑料等新型装饰材料),形成一件彩札工艺品。在艺术处理上,彩札的形象整体精练,特点突出,装裱平正,或贴以剪纸,或彩绘图案,或刺绣花纹,集中各种工艺装饰的长处,风姿多彩,琳琅满目。 彩札工艺品是民间传统手工艺,主要应用于民俗活动,时年八节、婚丧喜庆、游神赛会等。主要品类有:花灯、纱丁、各类挂灯以及喜庆节日用于张灯结彩的“牌坊门楼”、“纸花条”、“纸花篮”和民间年节活动的舞龙、舞狮、舞鲤鱼和戏曲歌舞所需的道具等,应有尽有。生活中所需的仿真制品,以及“七月施孤”的纸祭品也可以通过彩札工艺创作表现。 潮州的彩札艺术家杨云楼、杜松、陈典、林乐笙既是著名的民间画师,又擅长彩札手艺,其塑造的“花灯”得心应手,人物形象生动有趣。 花灯的来历 潮州花灯起源何时,已难考定,但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新安余民刊本《荔镜记》第六出《五娘赏灯》中已有多处描写元宵夜潮州游花灯情景,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潮州歌唱道:“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蝉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捶胸。”一直唱到“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寿郭子仪”。歌谣流传足见潮州花灯历史悠久,老少皆知。 花灯与纱丁 “花灯”(也称屏灯)是指装在台座上人物花灯,为便于参加游行和赛会,台座用木(或配竹)搭架,前后宽约2米,深约3米,可放可抬,前低后高的架上,以戏曲人物为题材,安置人物于屏架上,座屏上陪衬以相应的亭台楼阁、山林树木为背景,形成独立完整人物环境陈设场景。 在潮汕,“灯”或“丁”出现在传统手工艺品的极多,从而引发概念模糊,故此,有些报刊刊出文章,建议将所有的“花灯”和“纱丁”笼统称为花灯,实则“花灯”的灯与“纱丁”、“涂丁”、“稿末丁”等不同。 从形态区分:“花灯”形体大,如真人大小;“纱丁”形体小,人物形象身高从6寸、8寸到1尺6寸不等。 从功能作用区分:“花灯”一般应用于较大型的丁民俗文艺活动,而“纱丁”用的是“添丁”的丁。在民俗活动中,潮汕各地当年诞生男孩的人家,必到祠堂摆“丁屏”的习俗,故丁属于桌上小摆设,祭祀的民艺供品。 从产地区分:“花灯”仅仅是潮州府城一地生产,是最富于地方特色、独一无二的百年传统手工艺。“纱丁”则是潮汕各市、县、镇几乎都生产,而且是历史上大宗的出口手工艺品。 从技艺上区分:传统的“花灯”都是以潮剧或章回小说的人物为题材,除景物配衬运用彩札工艺外,“活灯”或“纱灯”的人物衣着服饰,均配上潮剧服装,突显传统刺绣技艺。“纱丁”(俗称硬景)虽也使用“绣”、“彩”、“剪”、“缀”等技艺,但纱类头则都采用浮阳泥塑。 一直以来,潮州花灯在传统称谓上都是以各式各样的挂灯称之。挂灯的造型多姿多彩,有圆、方、梅、棱、鼓、六角、八角等,还有壁灯、串灯、花篮灯、莲花灯、水果灯、动物灯、走马灯,还有座灯、吊灯等。潮州花灯的用料也十分讲究,以竹篾、铁丝札架、绸、绢作衣饰及面料,内面亮光透照出来,显得通体透明,玲珑剔透,因此花灯原叫“火灯”。更有艺人们别出心裁,以盛装真人置于花灯屏间,以真作假,经灯光照射,朦胧间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胜似仙境,使观者如坠五里雾中。如潮汕民间长期流传的一首《百屏花灯歌》,所指百屏花灯就是潮州花灯的宏伟佳作,它多取材于古代人物故事,老少咸宜,在民间极具影响。 潮州花灯的艺术特色 (1)花灯这一民间艺术,是与人民群众的民俗文艺活动紧密结合的大型广场民间艺术。它既可展示又可进行巡游活动,深受群众所喜爱;既为农民农闲季节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也为人民大众增添文化艺术知识。 (2)花灯的创作者都是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当地民间画师,他们既善画又工彩札工艺,兼绘彩瓷和设计绣稿,具有丰富的民间工艺知识,使花灯工艺融会潮州民间工艺美术于一身,雅俗共赏,备受赞誉。 (3)潮州花灯,都是以戏曲人物故事或章回小说中的某一情节故事为题材,其内容既为人民群众所熟悉和喜爱,又脍炙人口、广泛流传于民间。加上历代花灯艺人的精心策划,所以极具特色。此外,还编辑有流利顺口的“潮州百屏灯歌谣”深人人心,这在我国民间艺术中极为罕见。 (4)花灯的艺术形成多种多样,既有“活灯”又有“纱灯”,在人物题材的选择与艺术表现手法上,又创造出“素灯”和“热灯”。“素灯”也叫文灯,着重表情动作;“热灯”也叫战灯,讲究盘弓走马姿势。脸谱的塑造勾画还讲究喜、怒、哀、乐,善、恶、美丑。这些造型在制作中巧妙运用,善于变化,构成千奇百怪的人物形象。除人物造型、脸谱制作外,姿势表情、服装鞋帽、道具刀枪、布局景物都要紧密搭配,构成一幅完美的图景。 (5)花灯将真人化妆,穿上戏衣,成为故事中的某个角色端坐(或站立)于灯屏座上,成为花灯中的“活景”,景物用彩礼工艺制作,呈现出“活人配死景”的独特民间艺术形式,这在我国民间艺术活动展示中是极具特色的。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