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文化大革命”,传统工艺美术之花枯萎凋谢,一些工艺厂转行,老艺人改当锅炉工,创作的题材受到种种限制,作者也不可署名。在这特殊的岁月里,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每一件作品都会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它也因此而成为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新宠。今天提供给大家欣赏的这两幅挂屏,一定会让您大开眼界。 京剧《沙家浜》、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经典剧目,如今五十多岁以上的人都为之知道,也看过这两部影片,甚至还会唱上一段。而将其作为传统木雕表现题材的作品,就是业内人士也甚少见过。这《沙家浜》、《红色娘子军》两幅挂屏,三十多年来一直被藏于有关部门的“深闺”中,仍然完好无损,遗憾的是无法弄清楚作者姓名。两幅作品分别都是宽23厘米、高48厘米、厚5厘米,以樟木为原料,经雕刻后髹漆贴金而成,没有衬上底板及配木框装饰。画面构图上采用传统的正反“s”形为径路,使两幅的径路形成对称,上中下三组人物靠径路连为一体,每幅都雕刻有17个人物形象,位于中间位置的“阿庆嫂”和“吴琼花”的形象高15厘米,其他的人物高8厘米,主要人物显得高大突出,动作上“亮相”姿势明显,这些都与传统的戏曲人物题材的表现手法截然不同,十分生动地反映出这一时代的特点。图中左侧的《红色娘子军》画面上,一株株椰树高耸挺拔,迎风摇曳,一簇簇的椰子垂悬在树干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一目了然。“吴琼花”手拿大刀,脚尖着地,其她战士或拿大刀、或执长矛,正砍、刺杀恶霸和团丁,所有的这些都是舞蹈动作,在木雕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踮脚尖”的娘子军形象。右侧的这幅《沙家浜》却另有一番京剧的风韵,“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春来茶馆老板娘的“阿庆嫂”手提铜壶,机智谨慎,沉着冷静地与“刁德一”斗智斗勇,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作为配衬的柳树轻拂,竹叶婆娑,芦苇摆动,新四军战士们手挥大刀奋勇杀敌。两幅作品的画面所表现的人物造型分别选取舞剧和京剧的动作,并没有像传统题材那样十分注重上下、左右、前后、动静的呼应与对比关系,而所有人物的刻划除了反映情节之外,更注重大与小的对比,突出主要人物的英雄形象,人物与“杂物”的搭配、布位也十分讲究,每一株椰树、每一根芦苇都从后面向前面伸展出来,使每个人从头至脚都没有受任何“杂物”遮挡,独具一格,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受。 这两幅作品在雕刻上采用的是传统的深浅浮雕、沉雕、镂通雕等技艺,前后三个层次十分清晰,景物设置与穿插恰到好处,人物的刻划精细,形神毕肖,性格鲜明。作品充分体现出构思新颖,布局独特,疏密有致,径路畅通,主次分明、玲珑剔透等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叹为观止。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