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有一种展示潮汕姑娘心灵手巧的、作为嫁妆的传统手工艺品
潮州香包,又叫“绣花包”,古人称为“香囊”或“香球”。与其它地方一样,都源于“辟暑笼”, 用于端午节供儿童佩戴,避暑祛邪。潮州香包在制作工艺和用途上,有着其独特的地方风格和人文特色。 潮绣与风俗相结合 富有地方乡土特色的潮州香包,是潮绣与地方风俗相结合的产物。 早在南宋时,便有用檀香等香木雕成小巧木笼状,里装棉絮混和药用香料,外裹色彩艳丽的绸缎或布料,名唤“辟暑笼”出现。后来人们又将香木改为香料,将裹合改为缝合,便成为了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香包”。到了明代,潮汕的姑娘还将其当作爱情的信物。 心灵手巧且善于刺绣的潮汕姑娘,旧时在出嫁前都要绣制一批香包,用作嫁妆,一部分用于赠送新郎,一部分用于布置新人房,一部分留于新婚之日,分送给街坊邻里和亲朋好友的小孩,故在潮州的婚俗中,有“讨香包”的习俗。新婚之日,小孩子们闹着向新郎和新娘讨取香包,场面非常热闹;新娘亲手绣制的香包,其针工手艺的高低、优劣,也成为人们以艺论人的话题;新娘也以此显示自己的手艺。 这种习俗既增添了婚礼的喜庆气氛,又促进了潮州香包的发展,潮州香包绣制工艺更是精益求精,自然而然成为潮绣的“姐妹花”。 制作工艺繁杂精细 潮州香包除了姑娘们出阁时用作嫁妆外,普通人家也用来装饰家居、制成日用品,如用作床帐、宫灯、扇子、乐器、匙扣的吊坠等,或者是绣制成烟袋、眼镜袋、荷包袋、针插等,还可当作小孩的玩具,用途十分广。 用于制作潮州香包的主要材料有绸缎、布、绒线、金银线、纱线、棉絮、珠子等。过去,潮汕的妇女大都是用裁制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和做刺绣抽纱剩下的纱线来绣制香包的,基本不用花钱或者是花较少的钱,便能做出精美别致的香包来。 潮州香包的制作工艺繁杂、精细,要经过刺绣、剪样、贴底、盘金、缝合等10多道工序。首先是选用华丽的绸缎或布料,再将瓜果虫鱼,或飞禽走兽,或静物的形象画在彩绸或色布上,然后用五彩纱线,或绒线,或金银线、珠子、镜片等绣上各种花纹图案后,剪裁裱贴成片,分片绲边,缝合成型,并填进棉絮、香料。有的还饰以金银线盘金,或饰以珠串、缨络等。潮州香包小巧玲珑,大都在几公分到10多公分之间,也有长达一、二米的吊坠。 曾闻名遐迩远销东南亚 潮州香包绣法之妙,用心之巧,令人叹服。在工艺技法上,潮州香包汲取了“潮绣”的针法和技艺,注重针工,讲究绣法,突出色彩,有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且不同的物体形象运用不同的绣法。在艺术造型上,大都运用概括、夸张、洗练的手法,既写实又变形;在色彩处理上,采用对比强烈的大红大绿,鲜艳夺目,绚丽多彩;在艺术装饰上,讲求均衡、对称,花纹、图案富有地方特色,精雅别致。 到了清末,潮州香包更是发展为遐迩闻名的小商品,出口东南亚一带。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家列为民间艺术之花,多次被选送到国外展出,后还将其作为拳头产品批量的生产,产品畅销西欧、东南亚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好评,被誉为“东方的明珠”。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加上种种的原因,虽然在婚俗中仍保留着“讨香包”的习俗,但新娘在新婚时分送街坊邻里和亲朋好友的小孩的,已不再是香包了,而是玩具和文具等物,因而新娘出阁前也就极少亲手绣制香包,会绣制香包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同其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潮州香包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