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抽纱的来源,有几种说法,为较多数人认可的说法是:林赛玉从西方传教士那儿学习花边并加以创新而来的。
林赛玉是汕头市澄海区盐灶乡人。盐灶是西方宗教到潮汕进行传教活动最早的登陆点之一,林赛玉很早就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会。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前后,在汕头礐石进行传教活动的外国传教士胡德(女)委托盐灶教会为其物色到自己家中服务的女佣人,教会推荐林赛玉前往。林赛玉到外国传教士胡德家中后,因工作勤快,深得胡德夫妇信赖。胡德喜欢手工艺,会做西方花边,在传教之余常在家中编织花边,并将其赠予教友以联络感情,为传教提供方便。绣女出身的林赛玉对这种新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常在一旁观看。传教士胡德便将技术要点传授给她,林赛玉不仅很快学会,而且对这种新工艺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教士胡德夫妇后来回国,林女士也回到盐灶。其时,丈夫已忘故,她以刺绣为生。心灵手巧的她便将在传教士家中学到的西方技艺和自己所擅长的中国传统勾织刺绣工艺相结合,创制出工艺独具一格、以前大家见都未见的新产品,名称仍然定为“绣品”。此产品一问世就得到大家喜爱,产品被抢购一空。她便将此技艺传授给其女徐淑英、徐淑静和邻居祝婶等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盐灶全乡。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林赛玉是一名普通绣女,没有也不可能有商业意识。盐灶虽是西方传教士对潮汕进行文化入侵的最早登陆点,但该乡背山临海,位于澄海、饶平两县交界处,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村民男的多以讨海为生,女的则多理家务和从事绣花织网。可以这样说,不论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还是林赛玉本人,只具备将这种工艺从洋人手头学习后,结合潮汕地区的工艺优势加以改进的能力而不具备在短时期内将其迅速市场化,甚至成为洋人青睐的大宗出口商品的能力。那么,是谁为早期的潮汕抽纱市场化奠定了基础呢?是潮州商人丁惠龙。 丁惠龙,潮州陈桥人,生于清末,卒年不详。年轻时到潮州城内一家潮绣店当伙计,因其口舌伶俐,头脑活络,很有人缘。为了向洋人推销绣品,经常往来于潮州汕头之间,和洋人及传教士多有接触。二十多岁时转到汕头元兴洋行当伙计,因善于交际,经理让他当“小公司”(实是跑街的小办事员),虽没多大实权,但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和社情商情,为日后发展打下根基,同时也经人引荐加入教会,成为一名信徒,并结识了林赛玉。林赛玉很赏识他的才干,两人既是教友,又形同姐弟。 在十九世纪末,中国人虽未意识到抽纱将是一项前景广阔的出口商品,但洋人却早于中国人意识到了。因其时已有不少传教归国的传教士和停泊汕头的洋轮海员零星收购抽纱制品回国兜售,获利颇丰,这让他们看到了商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美资率先来抢滩汕头,创办彩成抽纱公司,这是汕头开埠后创办的一家抽纱洋行。外商有充足资金,外销渠道畅通,以为率先来汕从事抽纱业经营,必有丰厚回报。但其时在整个潮汕地区,抽纱制品并未形成市场,产、销脱节。虽得华人之助,可惜所雇洋行买办对抽纱业务也同样一窍不通,遂使彩成抽纱洋行开办不久便亏损颇巨,经营陷入困境,洋人经理陷入苦恼之中。恰巧有一日丁惠龙奉经理之命到彩成抽纱公司办事,与公司中层人员接洽言谈,该人见丁惠龙是潮州人,便向其询问有关抽纱刺绣上的一些技术细节。丁惠龙熟悉潮绣业务,却未曾涉足抽纱,但自幼生在刺绣之乡的潮州,耳濡目染,凭本能他预见到抽纱与潮绣应是同根同源,用开展刺绣业务的模式发展抽纱业务,应是八不离十,再加上口齿伶俐,于是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多年的“小公司”经历已炼就他一双洞悉世情的眼睛,他知道这位洋行中层管理人员,表面上似是无意闲谈,实是有意向他了解行情,他也早对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略有了解。于是该引而不发的他引而不发,该显示自己是内行的他口若悬河,有时借题发挥,对当前抽纱经营上的利弊得失,略作暗示,有时深入浅出,向对方普及抽纱知识。这位外行出身的抽纱洋行中层管理人员,认为丁惠龙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便问丁惠龙可愿到彩成公司办事,丁惠龙表示愿意,他便将丁惠龙推荐给洋行经理。正为“所用非人”而苦恼的洋经理喜出望外,马上约丁惠龙面谈。丁惠龙依约而至,更加详细地向洋经理介绍了潮州刺绣和抽纱的来龙去脉,以及贸易加工流程,着重谈了潮绣抽纱不是一般的商品,既要懂技术,又要会经营,还要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洋经理听了如梦初醒,方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他决定改变经营策略,让丁惠龙做彩成公司的代理商。 丁惠龙虽预见到这是一次难得机遇,但其实他的抽纱知识不过是在和教友兼好友林赛玉闲谈时学到的,仅得皮毛而已,对经营抽纱业务心中也无底,不敢贸然答应,归来后便找林赛玉商量。林赛玉答应大力支持,做他的技术后盾。于是再和洋人经理磋商,具体细节定了下来,丁惠龙从彩成公司处领来了抽纱原料,回府城潮州设加工点。 丁惠龙在潮州本无店铺,他决定先把产品投放给城内布梳街一带的潮绣女工试做,让她们按照彩成公司的图案要求加工成抽纱制品。潮州本是刺绣之乡,刺绣女工驾轻就熟,再加上有林赛玉的技术支持,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上交彩成公司验收,洋经理看后“便觉美不胜收”,十分满意。打包运往欧美各国销售,销路很好,很快载誉而归。彩成公司一炮打响,从此扭亏为盈。这位洋经理,马上要和丁惠龙建立长期伙伴关系,让他做彩成公司的总代理商,长期合作,原料全部由彩成公司供应,产品也全部由彩成公司包销。丁惠龙自然也十分高兴,但他颇有心计,在洋经理面前不动声色,心中已有主意,想开创自己的事业,表示只愿和彩成公司维持目前的来料加工关系。不过因和丁惠龙这位懂行的潮州人的合作,彩成公司也很快摸到了抽纱的经营门道,再加上资金雄厚,故长期以来一直是汕头埠数得着的抽纱经营大户。丁惠龙和洋商的合作,可以说是得到双赢。 在获得第一桶金之后,丁惠龙便扩大业务,承接其它抽纱洋行的来料加工。此时,仅靠城内布梳街一带潮绣女工为他加工抽纱制品已难满足供应,他便发展自己的加工区,原料向乡下投放。经过他的努力拼搏,羽毛已逐渐丰满,便决定自立门户。光绪二十九年,丁惠龙得到林赛玉的的资金支持(笔者注:应该是合股)和技术支持,在潮城开创丁发合号,成为潮州的第一家抽纱商铺。 丁惠龙此举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为抽纱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抽纱不再是小打小闹的手工艺品,而是从此形成了产、经、销的完整产业链,它使抽纱的经营不再局限于只在汕头一地,而是开始向潮州、揭阳等地扩张发展。同时也从丁惠龙开始,潮汕抽纱便形成华洋并重的经营局面。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