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可以演绎出花鸟虫鱼、戏曲人物、市井百态……,过去潮汕民间婚嫁寿宴、居家劳动和农闲群众活动中离不开的剪纸艺术活动,如今正渐渐被人们所遗忘,成为少数还健在的耄耋巧妇和极少数散落于民间的剪纸艺人所掌握的“绝活”。2006年,潮汕剪纸(潮阳剪纸,潮州剪纸)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被收录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潮汕剪纸首次得到国家的重视和外界的认知。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潮汕民间剪纸艺术,这棵潮汕民间艺术的奇葩,正亟待人们去重视和培育。

    成立工作室 致力民间剪纸开发创作

    黄建东,就是一个致力保护和推广潮汕民间剪纸的年轻人。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系,从事旅游行业,一次,他带旅游团到中原,带回了当地的剪纸。他的一个朋友看到了,说,这不是剪纸吗,我们潮汕也有很漂亮的剪纸,这一说,倒激起了黄建东的兴趣。他从此开始注意起潮汕剪纸,研究起潮汕剪纸,这一研究越来越令他着迷,他不仅整理出导游词,把潮汕剪纸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向外地游客介绍,还深入民间探访,向老艺人学习。在他向旅行社辞职后,黄建东除了从事自己的生意外,如今他正成立起“百年潮”剪纸艺术工作室,专门致力于潮汕民间剪纸的开发创作和潮汕剪纸文化传播。

    昔日供品花 如今渐渐淡出百姓家

    据考证,潮汕地区的剪纸应是中原人南迁入潮后带来的,最迟在明代开始流行,而繁荣于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所以潮汕剪纸的一些表现形式在中原地区也能找到。与北方剪纸以窗花为主要表现形式不同,潮汕民间剪纸主要服务于民俗活动。比如说,潮汕人在祭拜的时候,不是简单地把供品呈上,而会在供品上附上相应的剪纸花,例如猪有猪花,鸡有鸡花,米果有米果花,这就使得原本普通的祭品变得花团锦簇,异彩纷呈了。过去,潮新娘出嫁时的陪嫁礼品,剪纸花更是不能少,男方亲朋在考察陪嫁品的丰盛程度时还会考评新娘剪纸等的手艺水平,以此来评定新娘的女红功底。1997年潮阳被评为广东省“民族艺术(剪纸)之乡。但今年以来,黄建东在探访那里的民俗活动时,却发现剪纸正慢慢淡出群众的生活,祭祀供品附上剪纸的少了,有时候则用机器模具切割出来的“机器剪纸”代替,少了人工创作的灵秀细腻。潮阳区文化馆翁木顺馆长告诉黄建东,20世纪80年代以来,潮阳组织力量对潮阳民间剪纸进行了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1989年,整理出181件(套)近五百个花样,出版了《潮阳民间剪纸》一书。在探访民间剪纸艺人中,黄建东了解到,现在潮阳民间剪纸的主要传承人有张佩龙、蔡名英、李婵仙等。但健在的老艺人平均年龄已在75岁以上。潮汕剪纸艺术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艺术要传承 可作为文化产品来开发

    黄建东说,如今潮汕不少地方的剪纸创作已处于半停顿状态,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如果不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民间老艺人所带走的,将是一种宝贵的潮汕民间艺术。

    当前对潮汕民间剪纸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有几方面的工作要抓紧做好。一是各地政府要重视这项工作,加紧对民间剪纸组织普查,由各地文化部门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使民间剪纸的代表性作品和创作手法得以有效保存。二是要发现民间艺术家,激活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造力,请他们积极传授剪纸技艺。三是要努力让民间剪纸艺术进校园,通过举办培训班、展览、表演等多种形式,培养年轻一代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黄建东说,潮汕民间剪纸的创新,除了自身的艺术创新外,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以创新的思维,把这一民间艺术作为民俗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来进行开发和利用。基于这样的思维,黄建东正积极争取旅游部门的配合,把潮汕民间剪纸作文汕头旅游特色商品向外推广。记者了解到,这一行动也得到了广东省旅游局的支持,该局已经收集了一批潮汕民间剪纸,作为广东省的特色文化纪念品,赠给来到我省的嘉宾。

你是本文的第1812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8-06-14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