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的草制品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尤以澄海传统的外砂织席为主要品种,其它还有生产各种出口的草制品,如林厝、北湾等乡利用稻草编织的砖席;新溪镇利用番根草叶编织成的砖席、坐垫和各式旅行席;外砂利用咸水草、香茅草机织的各式墙纸;外埔编织工艺厂利用水草和榄核片编织的各式手提袋;城北草帽厂利用麦秆编织的草帽;此外,还有生产麦草花、草贴等工艺品。
    外砂草席素以美观大方、柔软舒适而著称。据传外砂人,是清初从福建移居来的,他们采用当时沙滩地带盛产的咸草打绳,使用简单的竹器工具织席。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外砂凤美村派人前往丰顺(阝留)隍学习木规织席,此后始用咸草和黄麻线织成草席。从此,凤美的织席工艺很快传遍附近龙头、下蔡、蓬中、林厝、内陇、新溪、浮陇、江以及揭阳地都等地,使织席业在潮汕各地广为发展;但外砂草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汕头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外砂草席又源源出口,销往东南亚各国,到1931年时,已成为汕头口岸的大宗出口商品,年出口量达近百万张。
    解放以后,织席业由私营转成集体经营,到1958年又组成织席大厂,职工人数达1000多人,织机378台,年产草席近50万张,这是外砂草席业发展的全盛时期,后来因咸草滩被垦为稻田,咸草和黄麻皮靠外购致成本增加而影响了织席业的发展。至1985年底,澄海从事织席业的只有外砂的下蔡、凤美、蓬中、龙头等乡(村)的个体户40多家,其中单是下蔡就有30多家。

你是本文的第1421位读者
来 源: 潮汕工艺美术
作 者: 郭马风、魏影秋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