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也称英歌舞。与笛套音乐、剪纸,被誉为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原潮阳市区域划分后的潮南区,也拥有这三大瑰宝。其中的英歌舞尤为突出。

  英歌,溯源于明代中期,历史悠久。开始,可能是受反映梁山伯故事的戏剧的影响,逐渐演变为“唱英歌”的情绪舞蹈。其形成过程,相传曾经借鉴山东“大鼓子”秧歌中的舞槌舞鼓。是一种绚丽多彩、,风格独特、充满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为群众所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它集舞蹈、戏剧、武术于一体,属于汉族广场情绪舞蹈。舞蹈的场面壮阔、粗犷、雄伟,具有群众性和自娱性。经历漫长岁月,广泛流传,形成不同的流派和风格,迄今五百多年。潮南区的英歌,经过演变创新,从舞棒(俗称英歌槌)、锣鼓、服装、脸谱,到打法、表演等,各地已不尽相同。

  整个英歌队伍的组成,有24人、36人、72人、108人不等。分为前部舞蹈、后棚表演、配套锣鼓三大部分。但也有只设前舞蹈的。从表演的指法、运槌的手法及锣鼓的打法等方面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慢板、中板、快板三大类。表演者大都是男子,但也有女子的,称“女英歌”。

  舞蹈表演者手执舞棒,互相扣击。慢板英歌和中板英歌的舞棒较长,快板英歌的舞棒较短。边舞棒,边行进。舞步以南拳中的大战马的架式为基础,表演技法机动灵活。

  表演者的服装、脸谱,大致按《水浒》人物的服装、脸谱装扮。涂饰脸谱,五色俱全。大多扮作武汉,一些扮成女流。

  队伍前左边打“头槌”的,一般是挂黑须的“李逵”,右边打“头槌”的,是挂红须的“关羽”,或“秦琼”,或“杨志”。有的队伍不分角色的,一律以英雄脸谱和服装出现。有的英歌队,以“时迁”(耍蛇人)为导行,配合整个舞蹈队伍,操演不同队形,丰富多彩。

  1997年11月,原潮阳市曾举办一次“英歌艺术节”。全市英歌进行一次大展演、大检阅。

  潮南区(当年区域未划分,仍属潮阳市)的两英镇永丰英歌队、成田镇西岐英歌队、峡山镇东溪英歌队,都曾在英歌艺术节中,大显身手,一展风姿。

  1988年,两英镇永丰英歌队还应邀赴北京参加全国艺术院校第二届中国舞“桃李杯”赛的演出活动,轰动京华。永丰英歌队创下民间舞蹈艺术登上大雅之堂的光荣纪录。成田镇西岐英歌队也于1989年9月奉召赴四川省成都市参加“中国舞蓉城之秋”的全国性首次大型民间舞蹈评比交流活动,获得三个奖项。1996年11月潮阳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艺术)”的称号。

  现潮南区辖境的成田镇西岐英歌队和两英镇永丰英歌队都有资料展示着其英歌艺术的辉煌。

  成田镇西岐英歌

  成田镇西岐英歌融舞蹈、戏剧、武术于一体。它巧妙地把戏剧的舞蹈身段与南拳的武术套路揉合起来、动作威猛、舞姿古朴、场面恢宏、气势磅礴。西岐英歌队除了经常在本县、镇参加演出外,1987年12月还赴广州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活动。1996年赴浙江金华参加全国第六届“群星奖”民间广场舞蹈比赛,获得银奖。1995年9月,赴香港参加“95中秋彩灯会”获得盛誉。西岐英歌首次在港澳地区亮相,这是该队以至潮南区和原潮阳市英歌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两英镇永丰英歌

  两英镇永丰英歌过去也称南山英歌。永丰英歌队表演的英歌舞,它循古而不泥古,古朴而不古板。其队列变化自如,运槌迅猛,舞鼓灵活,舞步矫健,阵容壮观,情绪激昂,气氛热烈。

  该队除经常参加本市、县、区各地的演出活动和节目展演外,还到过北京和广州等地演出。如1988年10月,赴广州参加广东艺术欢乐节,便以其精彩的表演,博得领导和观众的好评,载誉荣归。

  此外,潮南区的东溪英歌队和简朴英歌队,也以其各自的艺术特色,显示其艺术的生命力。

你是本文的第1008位读者
来 源: 潮南·总第39期
作 者: 文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