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音乐原是供寺庙、善堂做法事演奏的乐种,包括佛曲和道调,俗称法曲,来源久远。唐代显庆四年(659年),虔诚佛教的长安人唐临出任潮州刺史,治潮期间大力弘扬佛教,佛曲便随之入潮。八世纪之初,揭阳、潮州先后建南山寺(亦名广法寺)、开元寺,佛曲更是源源不断传入。九世纪初期,又有惠照禅师及其弟子大颠禅师在潮地推行佛教事业,使佛学佛曲在潮州代代薪传。道调相传也是唐咸亨 (670—673年)年间潮阳东山建真观时便已传入,至宋徽宗政和(1111—1117年)年间海阳建大庆观(后改名玄妙观),更是为道士所传唱。明、清以后,由于潮人多崇信佛教,佛曲在各寺庙竞相唱诵,因此便逐渐成为庙堂音乐的主角。
    佛曲曲调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结构既保留古风法乐的旧响,又裹挟不少潮州音乐的旋律,淡远飘逸,风格别致。形式上,分为有固定唱词和没有固定唱词两种:有固定唱词的曲调称为“赞板”;没有固定唱词的曲调称为“忏板”。唱诵时,都是先由一经师领唱而众人和唱,同时伴以子母音磬(俗称八宝)等打击乐器,一曲紧接一曲,每曲反复几遍。若遇盛大礼佛场面,再请民间乐师奏乐伴唱。佛曲因唱诵腔调和板式节奏的差异,还分“香花”和“禅和”两派:“香花”派出自开元一系,源远流长,且随着传授者语言音调的不同,分别形成以笛子主奏的潮阳派和以唢呐主奏的潮安派两宗。潮汕沦陷期间,潮州开元寺僧侣星散,“香花”一派从此消逝,礼佛纯用外江经调代替,仅澄海龙潭寺仍保存着“香花”潮安派的遗响;“禅和”派始自清代,是罗浮僧人带到潮州开元寺传授,后流传潮阳、澄海、饶平等地,再由开元寺僧人传给念佛社,乐韵、乐器经过修改、整理、充实,又定名“七星板”自立门户。“七星板”曲调精细、悦耳,流传甚广。
     新中国成立后,佛曲经民间艺人收集、整理,摆脱原来唱词和演唱程式,单独取其曲调,充实乐器,改由管弦乐和锣鼓乐演奏,始冠以“潮州庙堂音乐”名称,成为潮州音乐一个品种。

你是本文的第1516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文化大观》
作 者: 吴勤生、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