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为梨园添秀色 文化习俗 图1张

    李四海出生在揭西大溪镇新寨村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父亲是当地一名小学音乐老师。秉承父亲的音乐基因,小时候的李四海对旋律节奏尤为敏感。1987年,幸运之神悄悄降临到这个爱歌唱的男孩身边。那年5月,揭西潮剧团来到他就读的大溪中学招生,李四海演唱的一首《十五的月亮》,让面试老师眼前一亮,最终在100多名报考的同学中成为唯一被录取的幸运儿。
    进入剧团的李四海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艺机会,习惯每天早早便起床吊嗓子。1990年,命运向勤奋的他再次发出邀请。一次剧团在揭西凤江戏院录相期间,一阵雄浑的男声引起了前来辅导的汕头戏校教师曾义藩的注意。曾义藩觉得这嗓音很有发展前途,遂循声找到了正在吊嗓的李四海,提议他可到戏校作系统学习。不久,来团为新剧作曲的丁增钦老师也发现了李四海的唱腔潜力,同样动员他到戏校就读。前辈不谋而合的建议,使李四海动心了。在剧团团长林炳希等人的玉成下,李四海带薪前往汕头戏校习艺。戏校的3年间,李四海得到名老生黄金泉以及林蕴育、王志龙、黄炎怀等名师的悉心指导,在《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嫦娥奔月》、《磨房会》、《宝剑恩仇》等教学剧目中扮演了老生角色。
    临毕业时,上天再次给李四海送来了人生厚贶。广东潮剧院一团团长黄瑞英、名丑方展荣、作曲家李廷波到戏校选才,在观看演出中发现了形神酷似著名老生张长城的李四海,欣喜之余决定录用他,还引荐他拜会了张长城。尔后,李四海也顺理成章地被张长城收为入室弟子。
    潮剧老生多扮演帝王将相,唱腔讲究雄浑苍劲,表演需大方沉稳。在潮剧院一团,李四海常观摩张长城、黄盛典等名家的功架和做派,表演的风采和神韵。前辈老生哪怕只是一个唱段,一句道白,抑或是一个激面,一个甩袖,都是历经千锤百炼,让人觉得尤为优美、舒服。
    李四海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涵泳熏习,从中探索和积累了不少艺术心得,其宏亮厚实的唱腔,自然隽永的情韵,在行内颇受好评,尤其是那浑朴醇厚、极具共鸣和穿透力的嗓音,往往给人先声夺人的印象。每次的唱腔比赛,李四海几乎逢参必拿奖,先后摘取了广东潮剧院唱腔比赛一等奖、中国剧协主办的“中国戏曲名段演唱大赛”二等奖、第三届广东省曲艺大赛潮语赛区金奖,广东省“曲艺杯”曲艺大赛金奖、首届国际广东小曲王争霸赛总决赛比赛“亚军”等荣誉。他认为,一段曲,需讲究音律、节奏、情感以及行腔收韵,才能使演唱更有色彩。
    尽管已有一定名气,但李四海对艺术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在他看来,艺术永无止境,潮剧的殿堂有一重重门,跨进了一重门,便又在另一重门之外,没有永远是“门外汉”的虚心和毅力将难入堂奥。一有空暇,李四海便会坚持训练唱腔、动作,力求在舞台上给观众最好的呈献。

你是本文的第631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6、10、8
作 者: 陈泽楷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