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故事 风情无限——观新编潮剧《濠城风云》 文化习俗 图1张

    由蔡少铭策划、陈文光编剧、郭楠导演的新潮剧《濠城风云》近日在潮剧院舞台彩排。我有幸观赏。看完不禁拍案叫妙:“好戏!”说它是好戏的理由是它“能感人”,我当然是被感动者。

    潮剧潮事 贴近受众

    审美的根源在于感受力,而审美的对象越接近,审美者的感受力越强。观赏这台戏,我自然而然有一种亲切感,因为戏里的内容,是熟悉的汕头本土历史故事,戏中物事的硬标志,至今仍保存着。至于不了解这段故事的观众来说,更是激发出莫大的好奇心。演出后,我听到一些观众的议论:“小小达濠城,竟然有这么动人的故事可入戏。”“我好久没到达濠去,应该去看看这座袖珍古城。”“地方戏反映本地事,有看头。”

    潮剧反映潮人潮事,内容贴近受众,让受众感到亲切,感到更有“看头”,这是不争的事实。潮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有过1000多个剧目,能流传至今让人喜闻乐见的并不多,这不多的传统剧目基本是反映潮人潮事者,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辞郎洲》、《刘明珠》、《龙井渡头》、《柴房会》、《桃花过渡》等。上世纪50年代,是潮剧的黄金时代,上升到全国的“十大剧种”之一,多次把舞台搬到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赞扬。当时晋京的潮剧目,多是反映“潮人潮事”,如潮剧院一团1959年10月在怀仁堂作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的戏出,就是反映潮人抗元斗争史实的新编历史剧《辞郎洲》。我并非说内容非“潮人潮事”的潮剧就不是好戏(事实上,1000多个传统潮剧目内容绝大多数是非本土题材,它们支撑着潮剧),但“潮人潮事”的潮剧目,能给人一种“潮”得到位的感觉。本土剧种反映本土事象,多方位介绍这一地区的人文,会使这一剧目的价值提升。这其中有一个道理:“戏剧是人民的书”(英国·维莫特)。地方戏剧就应多写当地人民的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的潮剧艺术家在上京、会演、出国演出时,多选“潮人潮事”内容剧目,其中道理值得年青的艺术家们探究。

    本土观众喜欢看“潮人潮事”的潮剧,希望能不断出台这类剧目。我生活在社会的基层,对此经常有所闻。《濠城风云》的出台,将给潮剧爱好者们一个不小的惊喜。

    源于历史 高于历史

    明代的王骥德说过:“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濠城风云》取材流传于濠江一带的“许公领旨建濠城”的民间传说,这个传说有很大成分的历史依据。剧作者在传说和历史的基础上,利用艺术的手法,将“原生态”的颜色和光彩集中起来,凝集起来,重新化作光和火。把事件压缩精练,使人物更生动逼真。出之实,源于历史,用之虚,高于历史。

    数百年来,达濠人对许颖敬若神明,无人呼其名,每每提及必尊称“许公”。“许公杀身成仁”的传说家喻户晓:清康熙年间,两广总督杨琳奏准皇帝在达濠筑城设防。杨琳将此任务交给许颖。筑城给当地民众带来极大的灾难:第一,政府拨款有很大的缺口,需刮民脂民膏来补缺,增加民众负担。第二,筑城,将占用多少优质的耕地和盐田,无疑将抢掉了多少农民和盐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迫他们上死路。第三,达濠有七成民众从事渔业和盐业,因职业关系他们必须早出晚归,如若建了大城池,将盐民、渔民圈在城里,须听城楼更鼓出入,必将误事,不利生产。许颖一向有民本思想,十分亲民,体恤民众困苦,不干殃民之事。但上峰有令,城不筑不成。无奈之下,许颖选择了“阳奉阴违”的作法,领命动手兴土木,却只建了一个只有13000多平方米的袖珍小城来搪塞上司。城成之日,许颖知抗命之罪难逃(这座城是康熙皇帝下圣旨修建的呀),慷慨自裁,以死谏,希望当政者给民生路。许颖之死,震撼朝廷,皇帝派员查勘,得到一些实情,暴政有所收敛。达濠民众逃过筑城之灾,感恩许颖,建祠祭祀。(奇怪的是,这座祠叫“许公生祠”,如若是生祠,那么许颖当年便不会死。或是,“生祠”叫讹了?此事至今仍在研讨。总之,民众自发建祠祭祀许颖,证明他确为人民做出很有益的事)。

    《濠城风云》采信上述故事的梗概,再加上“修堤防灾”这条副线,使剧情矛盾冲突更突出,内容更充实,更有“戏肉”。

    剧中使用的时政语言、时政事件,都是有史可查的。如“养廉银”一事,在《汕头市志》中就可查到,第四卷P769载:“当时潮阳有一惯例,凡新令到任,县内四、五百艘渔船,每艘均得纳银四两领新执照,所得款项大部分归县令个人所得,名为‘养廉’;全县的保正乡约,也需照例缴纳1600——1700两银子的换照,主要归县令所有。蓝鼎元上任后即革除这些惯例。”至于筑濠城这一历史事件,史有载,很简单:“两广总督杨琳遂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请准在达濠建城设防。历时一年半,城始建成。”(见《汕头市志》第一卷P348)。城今尚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许颖将“大城变小城”一节,不见记录。在“天下无不是之君”的年代,志书不能揭当朝皇帝之短。许颖“抗命”,属揭皇帝之短,清朝修的志书,不能录。后人修的志,多是后志抄前志了事。许公悲烈之举,就只能留在达濠人民的口头上。《濠城风云》为许颖搭了平台,让他从达濠人民的口中走上潮剧的舞台,并使其艺术形象更加感人。这也正是《濠城风云》这台戏最成功之处。

    矛盾真实 细节生动

    记得有一个名人说过:“冲突是戏剧的基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冲突,就是矛盾冲突,一出戏的演绎过程,就是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矛盾冲突解决了,戏就结束了。有些档次不高的戏,矛盾冲突是由“误会”、“巧合”织成的,消除了误会,矛盾就解决了。这叫假矛盾,假冲突。《濠城风云》不会落入这个俗套。它入戏很快,几乎锣鼓一响,就把矛盾推出来:何参将来宣旨,命许颖督建濠城;民众跪拜诉求,筑城将会夺走他们的饭碗。紧接下一场戏:台风袭击濠岛,由于没有防护海堤,军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一波未过一波来,摆在许颖面前的道路有两条:一是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遵旨把城筑起来;另一是顾管民生,设法阻止建城工程进行。这两条道路是不可调和的。何去何从,这就产生了矛盾。这是真实的矛盾,整出戏围绕着解决这矛盾而发展剧情,戏路是清晰的。

    王朝闻说过:“没有细节,没有具体的描写,就没有形象。”《濠城风云》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还是树得起的,因为有一些生动的细节支撑。其中“拨算盘”这个细节最为精彩。许颖原希望利用朝廷拨款采用瞒天过海之术建小城又修海堤,谁知银票送来,发现拨款大大缩水,夫妻俩通过拨算盘“精打细算”,发现资金缺口甚大,通过“毕毕剥剥”的算盘子敲击声,披露夫妻俩焦躁、紧张、无奈之心情。许颖吃“剥皮迪”(马面鱼)这个细节也安排得好。身为官夫人的柳瑞琴只买半斤贱价的“剥皮迪”给许颖改善生活,由此可见他们的清廉和清贫。而这半斤“剥皮迪”又给后面的剧情埋下伏笔。当许颖得知朝廷拨款大大缩水之后,指着盘里的鱼唱道:“剥皮迪啊剥皮迪,你条命仔好悲哀,斩头斫尾剥了皮,鲜血淋漓在砧台……我许颖如今与你一个样,这要割,那要挖,血流嗒滴无人知!”这个细节,将许颖无助、愤怨的心境很好地表露出来。使剧情掀起一个小高潮。

    瑕不掩瑜 前景看好

    戏剧是“遗憾的艺术”,任何戏出,都能从中找出不足之处。《濠城风云》当然也不例外。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供编导者参考——

    舞美不到位。在台风袭击濠岛之后的那场戏,如果舞台背景能增加几棵倒树,几堵断垣残壁,将会使舞台更产生悲凉气氛,让剧情更震撼观众。戏的结局是许颖被带上京鞠讯,但聪明的观众可以从中看到光明的结果。我认为这个结局的处理手法好,正如梅兰芳曾经说过的:“戏,应该给人们不尽有余的感觉才好。”这个处理手法,由于舞美处理不到位,“不尽有余的感觉”在舞台上凸现不出来,多数观众未能领悟,认为“怎么这个戏没有结局?”我建议在杨琳出台之前,舞台上气氛是愁云惨淡;当杨琳宣旨,说许颖“将大城变小城是事出有因”,“带上京鞠讯”时,舞台气氛立即变为晴空万里,鸟鸣蝶舞,来一个极大的舞台气氛反差,观众自然会产生“不尽有余”的感觉。

    许颖身份处理错位。据志书载,许颖当时官居“游击”,是从三品,官比潮州知府还大,剧中给他安排了“都司”,也有四品,官与潮州知府一样大,他是领命到招收都筑濠城的,不是来治理招收都的,“招收都”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办事处,招收都的长官官阶可能只有八九品。剧中出现何士恒指责许颖:“这就是你治理下的招收都?”这句台词分明错了。许颖在全剧中的身份甚模糊。

    高潮之后戏冗慢。这出戏的高潮是何士恒代杨琳来验收工程,许颖“阳谋”败露,矛盾到了白热化。许颖思虑再三,决定自裁,慷慨赴死酬百姓,可歌可泣!临死之前,他与妻子依依惜别,这是人之常情,能感动人的,可惜这段戏略嫌冗慢。

    诚然,这台戏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疏漏,但瑕不掩瑜。这是一台宣传清官的好戏,在加强廉政教育的当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看好这台戏。

  

你是本文的第785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1-10-10
作 者: 鄞镇凯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