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唱腔历来有帮声的传统,这种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在《荔镜记》、《荔枝记》、《金花女》等明代潮腔刻本中,就已经有早期帮声形式的存在了。这是潮剧唱腔的特点之一,也深受戏迷喜爱。

    普宁团曾口碑甚佳

    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普宁团,在戏迷中口碑甚佳,其中一个特别吸引人的原因就是大量好听的帮声。那个时期的普宁团,把潮剧最传统的帮声用到淋漓尽致,几乎每个唱段,都会和以整齐、浩大的帮声,虽然没有什么技巧上的变化,但单是那种悦耳,就已经足以令人倾倒。

    2003年,剧院传承《扫窗会》等传统戏,我曾经去到排练场看过合乐。当初发的《举目云山》和怡凰的《曾把菱花照》唱起的时候,所有在场的其他演员都同声帮唱。一团的帮底,人够多,认真唱,唱出的那种动人声效,实在是无以言表。人说绕梁三日,对当时排练的印象已经模糊,唯独那绕梁的帮声,绕了8年,至今仍历历在耳。这,就是潮剧传统帮声的魅力。

    好帮声来自高水平剧院

    早期潮剧的“帮声”,基本上仅仅是众声“齐唱”相和式的帮声。随着上世纪50、60年代之后,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加入潮剧队伍,潮剧帮声艺术得到逐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多种帮声形式,如句末的帮唱、拖腔和高音区的帮唱、重句与衬句的帮唱、同台合唱、后台歌等等。经典的如《江姐》《龙女情》等,帮声的形式和功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帮声做得最好的,当属水平最高的剧院。剧院成立之初,汇集了一帮深谙剧种特点的资深教戏和艺人,包括帮声在内的好传统,保留得很完整。广东潮剧团1960年赴港演出,据说当时除了主角,其他演员,无论多么大牌,只要声线适合帮声,全部参与帮声。半个世纪过去,从保留下来的现场实况录音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那种表演、演唱、伴奏、帮声极其整齐和谐的艺术魅力。一直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团二团的帮声仍坚持得很好。一团的帮声,规范大气;二团帮声,新颖多变,都十分出色。

    剧团不能忽视帮声

    后来的潮剧舞台,帮声慢慢被忽视,尤其新戏,悦耳的帮声少之又少,甚是遗憾。这里面既有演员自身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业内不重视帮声这一潮剧特色而慢慢形成的一种演出习惯。其实,对潮剧来讲,帮声是艺术特色,也是一个戏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同样的一个戏,一个唱段,有帮声和无帮声,综合效果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一团的《春草闯堂》,至今3代春草,3个版本,抛开其他因素,姚璇秋黄瑞英80年代的现场版,安排了大量的帮声,十分烘托剧情和演员唱腔,后期蔡明晖和张怡凰的版本,基本都没有安排帮声,明显感觉单薄许多,逊色许多。

    可喜的是,以剧院为首的各路团体,近年来又开始有重视帮声的趋势。像二团近几年的帮声,队伍都十分庞大,连陈立君等主要演员,只要不是主角,也都带头帮声。这种帮声效果,在演员演绎较为传统的唱段时,显得尤为悦耳,观众都评价甚佳。

    总之,无论是从保留剧种特色也好,剧目需要也好,观众喜爱也好,帮声这一潮剧的传统特色都应该予以充分重视、保留和规范。

你是本文的第825位读者
来 源: 《汕头都市报》2011-04-24
作 者: 小 生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