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伶学戏要拜师,第一次拜师是童伶身份,无选择权,一切由戏班做主。根据你的条件,该学什么角色,该拜何人为师,戏班自会给你指派。确定了之后,戏班教戏先生口传而授,师承极严,不得有任何逾越。童伶期满后,便算出师。这时正是到了变声期的年龄,也是这个人能否继续吃演员饭的一道重要关坎,除了一些有潜力的可以继续成为班主赚钱工具外,很多人已成为戏班负担,班主便与其解除契约,美其名曰取得自由身资格,其实是将他一脚踢开。取得自由身资格的童伶,一般有三种去向:一,回家务农或从事其它行业,也就是脱离演艺圈。二,唱工还可以但身段已不适合上台演出的,可以到纸影班从事演唱;三,一些资质较好的便被班主留下来。这些人在戏里称为“老戏”,有自由身,有微薄工资,也可以跳班。但是,“老戏”在戏班里却是最没有地位的,因为随时有被赶走的危机。再者,班主为怕老戏学了本领扬长而去,另栖高枝,所以在班内,对老戏设了许多障碍和限制,如不准偷看教戏先生排戏教戏等。
    为谋生想多学艺,老戏们只能在偷看别人的动作后,默记于心,一人躲于灯下或月下,对着自己影子练功。但这样偷艺学艺,没有师承,学得再好也是无根之萍,得不到同行公认,要想在演艺圈立足,关键还是拜师,要拜在已有名气及有成就的师父门下,学艺才得到戏班或同行认可,自己的饭碗也才较有保障。这就是潮剧演员的“二次拜师”。
    第二次拜师要根据自身条件,有目的的向某个行当发展,便拜于某名家门下,如师傅愿意收其为徒,便行拜师之礼。或学生、末、旦、丑,或学伴奏,或作后台工作。
    拜师收徒的形式和仪式是:弟子要备办香烛纸扎,要送师傅猪脚,糖果、红包等礼品,礼品盛于红漆“桶盘”中,同时还要摆上舞台演出道具朝笏。师父端坐于老爷亭前(田元帅神龛)。徒弟进香礼拜完毕,即跪在师父面前,请师父“指教”。师父收起红包等礼品,扶徒弟起立,从此,师徒关系便确立。徒弟的学艺以及生活要受师父约束管教。徒弟拜师以后,对师父要小心服侍,不可怠慢。逢年过节,要向师父送礼问候,表示“谢意”。总之,要取得师父好感,才会尽心将演艺传授。行过拜师礼的“老戏”,被称为“有老爷”,多多少少有几分依靠。以后学有所成或行为端庄的,人家也叫他是“有老爷”的。
    有的潮剧演员并不限于一师一派,他想吸各家之所长,也可以再觅名师求教(此种情况多在转过别班之后),那么他拜的另一位师父,便被称为“尊师父”。
    解放后废除卖身制,但仍规定学艺期,由师傅带徒授艺,集体开班培训仍有师承。期满合格才转为正式职工(艺人)。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县、市两级开办戏校,对艺徒进行系统培训。由戏校培养的演员,称为科班出身。

你是本文的第556位读者
来 源: 《潮汕老百业》
作 者: 卢继定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