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人有俗谚:“陈世美落棚讨无咸菜”! 潮剧有戏谚:“小生出棚执(骑)白扇,花旦出棚角目箭,乌衫出棚目汁滴”。 这些谚语,都是潮州方言,其中涉及最多的是“棚”字。潮州方言习惯把人工搭建的台称为棚,故戏台称“戏棚”(因历史上潮剧主要在农村搭台演出),于是就有棚顶、棚下、棚内、棚外、出棚、落棚等术语;而拉在台前挡风的帆布就称“过棚遮”。在台上端搭架以挂布幕、布景就叫“秧瓜棚”(喻与瓜棚类同),戏开演就叫“戏上棚”,争座位就叫“守棚脚”。 潮剧是我国以潮州方言演唱的戏曲剧种,是由宋、元南戏衍化的,也是南戏的地方化。因此在其四百多年的历史中,就形成了潮州方言的戏曲术语、名词,这些术语、名词,有的是由历代艺人在实践中创立的,有的则是在观众中流传而形成的。这些方言术语、名词,多与全国各个主要戏曲剧种不同,体现其特有的地方色彩。 潮剧的伴乐与其他剧种不同,打击乐和管弦乐分列于台的左右两侧,因打击乐多用于伴奏武戏,故称“武畔”,而管弦乐多用于伴奏文戏,故称“文畔”。司鼓和司二弦为领奏乐器的演奏者,故称“头手”,而其余乐手则称“下手”或“鼓脚”、“弦脚”,体现了乐队的整体性。 由于潮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尽管潮剧沿袭南戏的演出体制与结构,但很多舞台上的术语、名词却多为方言的形象化。以后台各部门而言,管服装的叫“大衣”(喻戏服比常用服装大);管化装的叫“梳头”(这是由于童伶或女演员要由化装师为之梳就头饰化装);而演员化装就叫“打面”。管帽和道具的叫“头盔”;管靴鞋的就叫“打杂”(因过去要兼管油灯)。 在台前,也有以形象称呼的术语,如文武畔与演员的配合称“三股索”(喻像三股索合为一那样紧密配合);传统的一桌二椅的绣套称“三牲”(喻为拜神固定的“三牲”);跑龙套的称“老阿兄”(因多为超卖身期的童伶,叫“老师兄”)或“予呵”(出台的呐喊声);眼睛传神或送秋波的叫“角目箭”;气愤或悲哀而颤动的叫“激面”;侍婢或丫环成套的叫“四碟”(喻餐桌上摆设的碟子);花脸或武生亮相的功架称“安仔架”(“安仔”一般指泥塑或瓷塑人物);演唱的高潮称为“彩场”;能扮演多种角色叫“戏皮袋”(喻什么都能装)。 旧戏班由于沿袭传统的封建班主制,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因此在称谓上有不成文的规定:班主叫“戏爹”,负责管理戏班的叫“大簿”(有的是班主代理人),负责管理童伶的叫“亲丁”。教戏的司鼓和编剧称“先生”,是剧团的最高艺术权威;乐队演奏员称“师父”;有专长的成人行当演员叫“役头”,也称“师父”(一般以合同制受雇于班主,故有“过班师父”之说);童伶卖身期满后未能学有专长而仍留在原班的叫“老师兄”。解放后,上述称谓多取消,但对老艺人仍有尊称“先生”或“师父”,而同龄之间仍有以参加时间分为“师兄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目前在潮剧舞台上除一些仍习惯使用的术语、名词外,多为全国统一规范的术语、名词所代替(包括表演上的术语、名词),但上述方言术语的产生,正是反映了宋元南戏地方化的历程,是潮剧发展史的重要见证,也是潮剧所具有的地方特色。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