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一株土生土长的艺苑之花,它植根于粤东农村,形成于民众之中,以浓郁的泥土气息和亲切的俚音乡情而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曲调委婉动听,地方风味十足,既能演出符合观众欣赏习惯与审美情趣的传统戏,也以生动表现城乡普通人的当代生活而见长。因此,潮剧不仅在粤东附近广为流传,且足涉闽赣和海南琼岛,从偏僻的乡村到繁华的羊城、佛山等地,均有它的热情观众和忠实知音。
   潮剧的形成有深厚的历史,原是节日期间民众自娱的一种艺术形式,后从载歌载舞发展到有故事情节,剧目有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神话鬼境,及除暴安良的侠客戏,受到群众欢迎。如:五十年代,潮剧曾二次赴京汇报演出,以璀璨的“宝石”和“奇葩”而享誉京华。文革结束后的1987年秋,北京开办“首届中国艺术节”,广东潮剧院以经典剧目《张春郎削发》参演,受到京津旅居的广东老乡及专家和观众们的好评,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平生喜爱潮剧,时隔二十多年后在首都重新看到潮剧,喜不自禁,柱着拐杖前往看戏。观后则连声称赞潮剧“后继有人,大有希望”。
   提及经典潮剧《张春郎削发》,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1980年,广东潮剧院一团到澄海新溪演出时,有位曾经作过演员的老艺人拿来一本用旧账簿本抄写的潮剧演出本《张春兰舍发》,要献给剧团。当时剧院编剧之一林淳钧先生,是位深谙民间文化遗产价值的高手,于是剧团用当时市值不菲的200元人民币作酬金,送给这位老艺人。
   这个从野地里捧出来的演出本,扉页上还写有“老三正顺香大宝班”班名,是个曲白科介俱全的本子,但它已辍演好几十年了。无巧不成书。海陆丰正字戏的陈宝寿先生,当年就演过《张春郎削发》一剧。不过那仅是个提纲戏,只有对白与做工。老艺人赠献的《张春兰舍发》本,应该是“张春郎”的音讹。“舍发”与“削发”虽可通用。但削发是被强制剃下的,当以削发更为切合。此剧原本情节芜杂,且夹有“神仙老虎鬼”的情节,一经编剧李志浦的增删和编辑,去粗取精,巧挑包袱,重新结构,戏就焕发出异采来了。整理的提纲出来后就吸引了导演吴峰、黄瑞英和团里艺术骨干们的兴趣,于是编、导、作曲一干人通力合作;立下宏愿一定要把它磨琢成器,推上劫后(粉碎“四人帮”)回苏的潮剧舞台,于是编导们不辞跋涉专程到海丰农村访问了陈宝寿先生。老戏骨陈宝寿则热情地传授了“捧茶”和“追殿”两场中的极为生动的做工与排场,使这个戏表演立为生色。
   1982年12月8日,《张》剧在地都戏院彩排,幕布初揭后,光采已甚悦人。编剧李志浦兴奋得彻夜不眠,遂吟诗一首曰:
   寒涛吟月五更天,何事红楼人末眠?
   一个春郎饶傅粉,十年巧妇添花钿。
   《张》剧的演出至1990年,此前走南闯北,晋京越岸,一个地方戏的剧目,竟受到了众多兄弟剧种的青睐而广为移植,是潮剧有史以来所罕见的胜事。据统计,《张》被移植成越剧、粤剧、琼剧、川剧、湘剧、楚剧等。并且还发表在1987年4期国家级刊物《剧本》上。此后根据《剧本》的发表本而移植的剧种,就难以统计了。1984年,香港志佳电影公司和中日新闻社还将此剧合拍成彩色宽银幕电影,被东南亚广东籍华侨所热爱。
   《张春郎削发记》还获得了1985年广东省优秀剧本二等奖,1986年获广东省鲁迅文学奖;1987年获广东省剧协“创作重奖”。
   潮州乡土艺术的魅力和深厚生命力,通过《张》剧显示出来了。当时中日艺术研究院剧研究员朱颖辉也赋诗一首:
   潮音袅袅动情思,正是荔红瓜熟时。
   春草春郎堪并美,古树新花又一枝。

你是本文的第2272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8-04-02
作 者: 陈朝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