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记载及专家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但千百年来,伟大民族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在民俗文化领域,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在潮汕惠来隆江镇人民过端午更是热闹非凡。
    端午节惠来民间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潮汕惠来隆江镇,龙江河两岸人民在端午节这天活动有制粽、食粽球,午时取龙须水,赛龙舟等习俗。隆江镇属惠来县辖镇,位于县城西南部,驻地原为龙江边集市,名“龙江埠”,又名“万兴寨”,后建城又称“隆江城”。镇以驻地名,地处龙江中下游左岸、葵和公路从镇北侧通过,素有“三百六十乡圩”美称,是一个约有10万人口的大镇。历代为惠来西部地区主要圩镇。市场向来交易兴旺,个体商贩千户,在粤东很有影响。
    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隆江人在这一天中午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平安,风调雨顺。有的还到海边、溪河、水沟等洗浴,称之为“午时浴”,祈求身体健康。
    赛龙舟是民间的一种传统文化习俗,有体育、文娱、健身和竞赛等多种意义。也是一项体育活动,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目的在于强身壮体,更是为了弘扬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团队精神,充分表现出中华儿男勇于乘风破浪、搏击向上、齐心协力的英雄气概。潮汕竞赛龙舟可分绕桩赛与直线赛两种。
    龙舟有“真龙”和“假龙”两种。“真龙”有头、颈、身、尾,船腹和船舷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真龙”多设直绕赛,直绕赛则在终点树上红旗,参赛者一齐于起点出发。惠来隆江赛龙舟多采用“假龙”。“假龙”是一种双头尖的“公鸡船”,称无头臼、龙船仔,通称为辑船。利用五肚运输船或渔船临时装扮,没有龙头,船头涂红色挂红花,围绕彩布,以舵为尾,船全长10米,设9对桨18人,敲锣、舵手各1人,共20人。
    竞赛龙舟的传统说法就是请龙舟到溪涧竞渡祈求平安。隆江人赛龙舟在龙舟下水前,要派人送帖请政要、领导、名流、商家前来观赏。龙舟竞渡前河岸上设有观礼台,做为指挥部及被邀请者观光活动之处,观礼台两侧贴有对联。各村、社及市场做生意的肉贩,鱼贩都组织队伍,装着统一的运动服参加训练。竞渡前请龙舟到水里穿梭划行数次,称“洗溪”。龙江河两岸插上彩旗,旌旗招展,升放灯笼气球,拱托节日气氛。
    赛前龙舟手要食“龙舟饭”、“洗溪”,分别把龙舟划到他们所奉祀的佛祖、关帝、妈祖等神庙前祭拜,以祈求神明庇佑平安,旗开得胜夺头标。赛龙舟是当地一大民间活动,惠来县举办的数是隆江最隆重,最激烈,最壮观。特别是农历五月十三日那天,因这天是关圣帝君(关羽)诞辰日、降神日,俗称“关公磨刀日”,民间举行庙会,进香、礼拜、祷祝,并演戏谢神、进刀,这一天禁忌动刀,以示崇敬。
    隆江关帝庙座落在龙江河北岸,故此热闹非常,人海如流。隆江龙舟赛为绕桩赛,比赛时夺标点设在溪中。绕桩赛是中间插一由竹子及三角红旗(标)组成,称“标菜”。红旗两方等距离打上桩,竞赛两舟绕旗划行,至两方认为距离差不多时,鞭炮一响即行竞赛,龙舟便闻声起鼓,健儿们奋臂划浆,力争上游。每条舟都需绕过两个桩,然后到中间夺标。锣鼓手统率全船,在绕桩时掌舵的“大公”起了关键作用,把稳方向。夺标进入高潮时,击浆激起的水花在江面飞奔,十分壮观,可谓是盛况空前。获胜团队将彩标插上船头,豪情满怀的“洗溪”一回后,到观礼台接受主办机构赛前用神庙旧老爷帐、神像龙袍裁制而成的绫缎绵旗,在竟赛结束后,赠送名流、商家等。并由夺标队敲锣打鼓的送到受赠人家中悬挂,受赠人回赠大吉利是,以示吉祥如意。
    惠来隆江民间端午举行赛龙舟,孕育出了淳朴的民风,增进了人民之间的团结,成为展示男性健美的“群英会”。充分体现出新时期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和谐温馨的时代气息。随着民间文化发展,今年惠来隆江“五月节”将更加多姿多彩。

你是本文的第2183位读者
来 源: 粤东周末网
作 者: 唐兹成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