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澄海民俗活动中的“动物”舞蹈表演声名鹊起。属于潮汕文化范畴的澄海“动物”舞蹈,伴随着民众欢度佳节而生,表达了人们庆贺幸福、期盼吉祥的美好愿望。 笔者12岁在学习潮州大锣鼓时听师傅说澄海莲下陈厝洲就有人表演过大型的双咬鹅舞蹈,而我们却从来没见过,就想象那一定跟我们家养的狮头鹅斗咬一样有趣。 没想到在30年后的“情系澄海”金秋联谊会上,真的目睹了澄海莲下镇陈厝洲村两只巨无霸的“狮头鹅”在牧童的调教下时而沐浴,时而修羽,时而扑咬,神态逼真,趣味十足的憨态。而最先见到大型“动物”舞蹈表演则是在2006年3月,那时刚好是澄海区澄华街道西门社区举行规模盛大的社日民俗活动,吸引了十里八乡数万名群众前来观看。但见街巷人头攒动,潮乐声声、锣鼓咚咚,鞭炮阵阵。笔者夹杂在簇拥的人群之中驻足观看,每有人声鼎沸就肯定有大“动物”出现。一会是婉蜒爬行的“大蜈蚣”盘旋起舞吐焰于街头,一会是数十米长的“巨龙”在人头之上翻腾飞舞;接着又来一群活泼可亲的“金狮”跳跃狂欢,戏球逗乐;而惟妙惟肖的大“龙虾”则以其艳丽妆扮和优美的舞姿引人注目。 笔者抓住这难得的时机,立即掏出相机把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定格下来,并以《壮观的“动陶”舞蹈大巡游》为题迅速通过新华社向全球媒体发布,使西门的“动物”舞蹈一下子就名扬天下。而澄海西门这次大型的“动物”舞蹈大巡游,要数蜈蚣舞的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其始创于清光绪年间,距今100多年。澄海西门蜈蚣舞除在当地民俗节日和大型庆展活动上登场表演外,还曾应邀到广州、香港等地参加演出,并到新加坡参加国际性文艺演出,被美国舞蹈家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广场舞蹈”。1997年,西门居委因蜈蚣舞获“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美誉。2008年,西门蜈蚣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澄城“动物”舞蹈的兴盛,澄海各地农村的艺人也不甘人后,纷纷推出传统的或创新的“动物”舞蹈来,层出不穷。始创于1943年的澄海永新鳌鱼舞,是原广东省农业厅干部余锡渠昔年在家乡永新搞地下活动时,为组织和团结群众,和其他同志共同构思设计出来的民间文艺形式。以其造型独特,舞技精湛,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博得广大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每逢喜庆佳节,鳌鱼舞便登场表演。鳌鱼道具全长约10米,鳌身最高一段离地约2米,形象夸张。其表演程式已被收录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曾参加当年澄海县迎春联欢会及广东省欢乐节的献演,2007年赴香港参加回归十周年庆典演出,誉满香江。2008年参加澄海区春节文艺大巡游,又获赞誉。 多年前,澄海莲下艺人陈文亮受一句“麒麟到此”吉祥话的启发,知道麒麟是民间崇拜的吉祥物,于是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套麒麟舞,这在澄海民间还是第一次。成双成对的麒麟,一张一弛,刚柔相济,生动有趣的表演,配合潮州大锣鼓中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演奏,时而节奏明快,悦耳动听,时而热烈雄浑,祥和喜庆,令人获得美的享受。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蹈艺术,后来也多次出现在大型文艺活动之中。 近年,澄海莲上镇涂城村也推出颇具特色的“斗鸡”表演,吸引了周围乡村群众前往观看。涂城村制作的两只“雄鸡”高达3米,从鸡冠、羽毛直到鸡爪,无不精心制作,犹如真的公鸡。这种“斗鸡舞”也是潮汕地区首创的动物舞蹈,舞动起来雄壮威猛,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而澄海区凤翔街道东湖社区的传统社日,也举行盛大的动物舞蹈巡游贺春活动,龙鱼舞、鲤鱼舞、“二粒蚶”等“动物”舞蹈纷纷上场,引人入胜,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此可见,勤劳致富之后的澄海人,不忘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弘扬潮汕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注入新的内涵,舞出新的天地,把欢乐送万家,充分显示了澄海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澄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动物”舞蹈,已成为人们期盼吉祥、昭示幸福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群众所喜闻乐见!
|
你是本文的第1034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8、10 作 者: 陈耀贤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