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在游神之前便已产生,后来因依附于游神而得以传衍勃兴;游神离不开游艺,游艺却可以游离于游神而单独存在。
    潮汕远古时为南交之地。居住在这里的人,为百越之一支。那时他们为了庆丰收、颂天帝,便在劳动中创造了简单的舞蹈形式。据历史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两广已普遍使用铜鼓,而当时的俚人(即潮汕原有主人,越人的遗裔),则会“铸铜为鼓”,鸣鼓作舞,主要用于娱乐、报警、祭祀或驱逐猛兽。可见古代潮汕已有民间击鼓载舞之盛况。秦统一百越以后,中原人民多次大批南迁,把那里的先进文化和优秀舞蹈形式带到潮汕来,促使潮汕民间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如韩愈贬潮之后,惠来人为怀念韩公治鳄之功绩,汲取北方水族舞蹈风格,创作舞九鳄。传说元明每载春秋二祭必舞,清道光以后,则改为大年初一至元宵,沿袭至今。
    明清时代,潮汕游神赛会十分盛行,乡社舞蹈随之活跃衍兴,巫舞蹈悄悄萌发,贵族舞蹈逐步消歇,民间舞蹈成为这
一时期舞蹈艺术的主体。在各种门类民间舞蹈中,最突出的是英歌舞。清嘉庆《澄海县志·卷之六》记载:“当春农时,夫男于田插秧,妇子盍饷挝鼓踏歌相慰,是为秧歌。”屈大均在其撰写的《广东新语》中也对潮州秧歌有所描述:“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岭南杂记》又记载:“潮州灯节,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市场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当代《榕城镇志·卷十三》云:洪武二年始建的揭阳城隍伯府,“神诞前数日连朝抬偶像出游,各坊社标旗队,扮涂景,唱秧歌,踩高跷,鱼贯其后。”这种且唱且舞的秧歌,据考证,即英歌。普宁、潮阳、惠来诸邑尤盛。除英歌舞外,其他民间舞蹈也很活跃。清初顺治间,潮州知府吴颖著的《潮州风俗考》载:潮州“樗蒲歌舞,傅粉嬉戏,至今渐甚。”清嘉庆《澄海县志·之六》曰:“十六日(正月)收灯,各乡社演戏扮台阁,鸣钲击鼓以娱神,极诸靡态,所聚不下千人或数百人不等,其有首裹红执兵刀,舞蹈于神明之前。”这种头扎红布,手持兵刃的群舞,很有气势,属于北方传人的技击舞蹈之类。清《揭阳县志》记载:“上元张灯树,放烟火,扮八景,舞狮子。”证明潮汕在明清时舞狮之风益盛。此外,从清康熙癸亥年澄海县令王岱《迎春韵》中“逐例歌吹向里迎,童妪随车杂沓行”和清嘉庆十七年澄海县令李书吉《赠行》中“踏歌声里夕阳天,泪滴桃花水共妍”等诗句,也可看出清代踏歌形式的舞蹈,在间里村壤很盛行。清代中叶之后,潮汕还相继出现许多社会价值、艺术价值较高的民间舞蹈,如清初已出现的饶平布马舞、乾隆年间南澳出现的《车鼓舞》、揭西的《赞鼓舞》、清同治年间澄海出现的《骆驼舞》和清光绪年间澄海出现的《蜈蚣舞》等等。
    民国初至40年代末,由于天下不太平,民间舞蹈遭受摧残,但仍曲折地发展。像澄海县永新乡群众为掩护地下革命活动,集体创作了《鳌鱼舞》,把文艺娱乐与革命活动融化在一起。
    20世纪50年代起,潮汕民间舞蹈无论在题材领域的开拓,艺术形式的创新,技巧表演的提高,社会活动的广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潮汕民间舞蹈遍及社会各个角落,尤其是汕头经济特区的民间舞蹈,不仅具有社会化,而且已逐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作为潮汕游艺,除了民间舞蹈之外,还有标旗锣鼓队、潮州大锣鼓等。  

你是本文的第1173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游神赛会》
作 者: 陈韩星、王泽晖、洪介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