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标旗锣鼓队源远流长,早在清代、民国时期便广为流行,意在祈丰年、避邪趋吉。 潮汕标旗锣鼓队是潮汕游艺队伍中最长的一支彩标队,色彩斑斓,气派雄健。游乐时由潮州大锣鼓在前开路,管弦乐队随后悠扬而来,乐声将四乡六里的男女老少都吸引过来。接着是优雅文静的花篮担和锦标队。标为长方刀形(前导者可正方形),诸式俱有。一般长达4.5米,宽约2米,均用绸缎作底,绣上花鸟山水,并绣上“四海升平”、“福海寿山”、“年丰人乐”、“尧天舜日”、“贞观之治”等大字,标边镶绣着各式图案穗花,缤纷耀眼,并用一支新砍下来尚留着绿叶尾的竹竿作标竿,盈盈有生气。一标二人,前者抬竹竿头,后者用丫叉撑尾(前导标方形较大,常由四人撑着开路)。挑花篮及扛标者均选青少年美男靓女,民族盛装打扮,近代且有摩登男女穿西装、旗袍扛标者。这种标称“文标”。“文标”中间还间有三角形的“蜈蚣旗”,这类旗的边缘由无数棱角组成,以大竹竿串之,独成一格,俗称“武标”,或称“五锋旗”,由壮汉扛着。扛“武标”者,人人脚扎绑带,穿芒鞋,身着武士装,头戴尖顶竹笠,显得威武雄壮。无论“文标”、“武标”,标前均系有网兜或花篮,里面分放上大吉(柑)、香烟、名酒等。 锦标后面是“爆竹担”和“花篮担”,由乖巧伶俐的男女,精装打扮成“八仙庆寿”、“江万里封相”、“五福图”等八屏戏。戏屏之后是锣鼓队,由一色衣着的俏俊女郎敲锣开道;锣槌统一结上红绸,敲锣时有章有节;铜锣后面是指挥全套鼓乐的景钟大鼓,运载大鼓的鼓亭由两人一前一后扛着;大鼓声如雷鸣,鼓槌也结红绸,擂起来更添雄伟气氛。大鼓两侧是大钹、小钹各两副,加上小锣、钦仔成为一队指挥中心。大鼓之后是“深波”(一种厚重低音大铜锣)和“马头锣”(俗称苏锣),总称“武畔”。“武畔”之后是“文畔”,包括二弦、扬琴、古筝、琵琶、月琴、大椰弦、琐呐、横箫、直箫等近30件乐器。 队伍末尾,专设一人挑精巧玲珑的“箴担”,里面放大吉、槟榔和贺年卡等物,向队伍经过的乡村分送,以示祝贺。各乡村也需回礼于“箴担”,表示互相祝贺。 这种民间文娱活动,经世代沿袭,不断丰富完善,深受群众喜爱。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