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是潮州的雨季,这时绕着城东直奔南海的韩江时常会暴涨,俗称“做大水”。“做大水”的规模有大有小,规模小的时候,江水涨至江沿;规模大的时候,洪水能漫上江沿两岸的路面,并冲击城墙。历史上,“做大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1964年,那时广济城楼底下的闸门只剩下一抹“月牙儿”。这个水位,差不多和城里楼房的第一层的天花板一样高。为了阻挡洪水进城,“做大水”的时候照例要关闭直接与城里连通的“上水门”、“竹木门”、“广济门”、“下水门”这四大古城门。    
    潮州人历来有临江观赏洪水的习俗,也叫“看大水”。观赏的地点是在沿江的古城墙上,人群最为集中的地点则是在广济城门附近。人们纷纷寻找“看大水”最有利的位置,有的攀进城墙的箭眼里,有的挤上广济城门的三层城楼,有的占不到好位:置,而有亲戚朋友家在附近,就只好爬到亲戚朋友家的楼房天台、阳台、屋脊上面去。对岸的观众,一般是集中在与广济城楼遥遥相望的观韩亭上“看大水”。洪水涨得越高,观赏的人就越多,即使大雨滂沱的天气,人们宁愿打着伞躲在楼檐下,也不肯离去。从早到晚,堤上、城墙上、楼上人头攒拥,走了一批又上来一批。有的大人干脆抱着孩子沿台阶下到水边趟洪水玩。有的乡下老大娘带着干粮专程前来,说是不看一回“做大水”,就枉活了这一辈子。归国省亲的海外侨胞,要是回来迟了,错过了“做大水”的日子,也会遗憾不已。春涨成了韩江的重大节日。
    大家观洪的地点都集中在广济门和观韩亭这一段,原因是这里有横跨江面的湘子桥(广济桥)。湘子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湘子桥除了本身造得别致、壮观外,附近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潮州八景”的主要景观,像众星拱月一样形成了一个以湘子桥为中心的风景区。而到了“做大水”的时候,湘子桥又以它别样的风姿令所有的人都赞叹不已。“潮州八景”和“内八景”就有两处景观是以洪水通过湘子桥时的奇特壮观景象而命名的,即“湘桥春涨”与“东楼(广济城楼)观潮”。每当暮春时节,桃花怒放,在城楼上翘首眺望,会看见杏黄色的江水白天际奔腾而来,翻滚回旋,春燕点点,戏波逐流,桥墩四周浪花飞溅,有如一群群白鹭跃梁而过,的确别有一番景致。
    相传每回洪水暴涨的时候,在桥东端的第三洲,便有一条神鲤在那里跃水戏浪。好事者曾在桥墩上抛下渔网,试图捕捞,眼看着神鲤入网了,但是网拉出水面时,鱼却又无影无踪。“凤凰山头无日无云烟,湘子桥上无日无神仙。”据说从前桥上常有一醉汉携酒到桥中段的十八梭船上喝得酩酊大醉,随后倚在桥墩上的镇水铁牛身上唱歌:“骑马不及骑牛好,陆马难追水牛走。湘子桥头春水生,骑牛翻身朝北斗。”有一天“做大水”,醉汉酒醉未醒,几乎就快被洪水淹了,这时江面上果然浮上来一头大水牛。他纵身骑上牛背,朝着凤凰山冉冉而去。从此,湘子桥头的一对铁牛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头了。
    人们每年到这里观洪,也可以浏览雕梁画栋的广济城楼,另外,还有凭吊先祖的目的。清代潮州有个吴知府,有一年,他见洪水来势汹汹,便来到湘子桥头,想办法遏制洪水,可是做了许多努力却无济于事。他为了保护城里百姓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最后毅然地纵身跳进洪水中,以身祭水,洪水终于退了下去,古城这才保住了。百姓们在广济城楼上,塑造了吴知府的偶像——一位戴着玳瑁眼镜的清代官员,以作纪念。
    从前,民间有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判断洪水的习俗。例如:每年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二,每天的气候象征着接下来的一年里每个月的气候;鲫鱼每一根肋骨上的疙瘩也象征着一个月的阴晴、雨旱;“大水蛾”扑灯即有洪水;“大水蜻蜓”(一种绛红色的蜻蜓)成群聚集在江面上,也是“做大水”的征兆;江水成色的深浅、江水里悬浮堆积的泡沫的多少等,都能预示洪水的情况。以前老百姓只能用这些办法来预测洪水,祷祝苍天庇佑,祈求洪水快快退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堤防的不断整治和巩固,加上预测洪水的手段越来越多,堤防的安全性大大加强了,百姓们安居乐业,从而观洪便成了人们观赏自然奇观、大开眼界的一个途径。

你是本文的第1755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大典》
作 者: 叶春生 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