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西县地处莲花山余脉南麓,潮汕平原西北部,秦为古揭阳地。县城虽小,名声却大,因为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过不少名人,这里的各种名贵小吃也享誉潮汕大地,尤其是这里出产的“揭岭仙茶”,更是“中华一绝”,它具有提神醒脑,降血脂,消炎抑菌,消食化痰,清热降火,防治心血管硬化,抗癌防辐射,美容减脂,延年益寿等功效,得到各界人士的盛赞。伴随天堂山迷人的茶香,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优美的传说,世代相传,脍炙人口!
  在揭西县西北部,有一座被誉为广东第七名庵的天堂庵。它建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当时的开山高僧潘了拳,是福建人,道名法号叫做“惭愧祖师”。他先创建天堂庵,后又云游梅县雁洋阴那山,在那里再建了一座规模更加宏大的圣寿庵,后在明朝时改名灵光寺,并在那里落脚定居。
  天堂山连绵起伏,蜿蜒于五华、揭西、丰顺三县交界处的莲花山脉,主峰海拔1095米,峰峦突兀,独傲苍穹,四季云雾缭绕,谷野深邃,冬暖夏凉,生态环境极佳。 漫步山涧小溪边,只感水流声如天籁之音,和着四周清脆鸟鸣声,宛若大自然奏响一绝妙乐章。 山中青楹翠柏,树密林深。该山植物品种丰富,奇花异草遍布山野,基色以绿色为主,赏心悦目。天堂庵自建成至民国时期,有僧尼数十人。庵联云:天造名山生成无限佛缘不让罗浮古迹;堂开福地点缀许多觉路何殊篷岛仙踪。
  据五华县革命史料记载,东江革命领导人古大存(解放后任广东省长)当年就活动于这一带,还在该庵的佛像下躲过国民党部队的围剿。
  张九龄与惭愧祖师
  话说唐朝大臣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现广东省韶关市)。对母亲极尽贤孝,千方百计寻访了当时著名道家潘了拳,要求他为母亲寻得一门好风水,惭愧祖师久慕九龄诗名和为人厚德,欣然同意,带着他云游了桂、粤两省的名山大川。一日,来到粤东地面,观赏了蜿蜒百里的揭岭山脉,发现了这座奇峰独秀的天堂山,两人十分高兴。站在这里,好似高坐天堂殿台,左有笔架山,右有天平顶,脚下百岭俯首伏拜,若选准“生龙口”落葬,必将是出王侯将相的福地。张九龄想在这里做坟墓。但惭愧祖师又另有一番心事,便笑着对张九龄说:“此山的确是龙盘虎踞的胜地,但按十二龙理气歌来论:乾坤艮巽旺龙行,甲庚丙壬龙坳生,乙癸丁辛冠带位,十二来龙要踏真,水配真龙为理气,得生得旺是奇逢,来龙去脉能成局,富贵绵长奕冀兴。此处山龙地脉,秀水理气,不结风水生居,而结名庵。所以,最好是建个僧道寺院”。张九龄摇头,表示怀疑。惭愧祖师对他说:“你不相信吗?我俩可来打个赌”。张九龄问:“打什么赌?”潘禅师说:“今天,我俩在这里垒石为灶做饭吃,但到明年今日,此灶炭火仍热不熄,你信不信?”张九龄思忖:“这里气候潮湿,四季有雨,怎么可能?”便应声:“我不信,你吹牛!” 惭愧祖师说:“如果我讲的对,就在这里建庵堂,你出钱当个施主,若我讲得不对,此地就给你母亲筑坟墓。”张九龄爽快应允,两人击掌为定。
  第二年,他俩于约而行,重游此地,张九龄伸手去试炉灶有无温度,果然炙手热烫,吹开草灰,炭火仍旺,不禁慨然而叹:“奇哉!怪哉!” 惭愧祖师得胜似地微笑着合掌念道:“善哉!善哉!待张施主助款建成天堂庵后,贫道自然会另指一处名山大岭,给你点一门‘贵人上殿’的风水,包你做个当朝名臣。”
  此后,一臣一僧均遵照诺言而行,张九龄做了天堂庵的施主,潘禅师重择另州名山为张母丁氏筑就坟墓。张母落葬后不到十年,张九龄官至岭南道按察使。为张说所重用,张说死后,以秘书少监代领集贤院事。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为中书令,监修国史。任相期间,有直谏之风,曾建议不循资格用人。复置十道采访使,于河南屯田种稻等。又曾主张制裁安禄山败军之罪,以抑其骄横。开元二十四年(736)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开元二十八年,在家乡曲江病逝,享年63岁。诗文著称于时,有著作《曲江集》传世。
  惭愧祖师与揭岭仙茶
  潘禅师建成天堂庵后,招来一批和尚念经修行,还轮流开田耕种,种五谷蔬菜,茶树果树,过着清静逸雅、不染尘世的僧家生活,他做寺中的方丈。这位名僧,武艺高强,传教徒弟们学练少林拳,但不准僧侣下山跟人打斗,仅以强身健体和防守深山老林中的凶禽猛兽。
  惭愧祖师,是个得道之人,法力无边。据说,潘方丈从福建武夷山带来乌龙茶树,在天堂山种植,肥沃的土质,清澈的泉水,缭绕的云雾,培育出了芳香醇浓、味甘提神的“天堂仙茶”。不但在山顶种植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树, 还在路旁的苦竹林中搭起了一座茶棚,专门方便过往行人。
  每日清晨, 潘方丈便笑眯眯地提出一个泥陶壶,从山洞里汲来了清泉水,再用木炭把水烧沸,在紫砂杯中放入茶叶,精心冲泡后,敬于来往客人。
  坐在山顶茶棚里,阵阵清风吹来,洗去人们登山的劳累,放眼望去,山谷的青松翠柏之间翻腾着妩媚的云海,耳旁传来鸟语溪鸣,人们一边品饮着异香扑鼻、清醇可口的绿茶,一边欣赏着天堂山峰间迷人的风光,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清香、甘醇、鲜爽的茶汤直入肠胃,你周身的毛孔渐渐扩张。如果好友相逢,言投意合,自会倦也散去,烦也消矣,一种安详、中正的太和之气,油然而生,令人怡然陶醉,心旷神怡,淡静超然,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一日,有一从北方专程到此的嗜茶高僧代表众茶客送惭愧祖师对联一副,贴在茶棚门框之上。上朕:“天堂山泉水”,下联:“揭岭仙翁茶”横额:“仙境双绝”。他向众人解释道:“此‘双绝’乃指两双,即茶与水,环境与祖师也”,后来被人们称为品饮“四要”。据传,还被茶圣陆羽收集到“茶经”之中。
  一些外地茶商也闻讯到此,见如此好茶有利可图,便偷采茶籽,挖去茶苗,运往外地,移栽于自己家乡的山坡之上,精心培育,希望能长出同天堂山一样的好茶来。潘方丈知晓后并不介意,但那些被移栽的茶苗、树种,离开了天堂山的土地后却无一成活。而在天堂山方圆百里村民种的茶却能成活,他们学习潘方丈炒茶技艺,代代相传。当今,“揭岭仙茶”质量超过任何外省名茶,畅销国内外,就是这个缘故。而此时已贵为当朝名相的张九龄每每返乡省亲,也必来探望惭愧祖师,并在他自己所著《茶笺》、《曲江集》中称:“江南茶数种,揭岭仙茶为最”。“揭岭仙茶入药最有功效”。返京时张九龄也必带一些“揭岭仙茶”和同僚共享,还推荐给皇帝品尝。皇帝饮此茶后觉得此茶香气高扬持久,滋味鲜醇,消食化滞,胃口极佳,遂要当作江南第一贡茶,后来经张九龄奏明此茶产量极其有限,只好作罢。张九龄曾赋诗一首:天堂庵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揭岭山泉水,来试仙翁雨后茶。
  以上是流传于天堂山周围村寨关于惭愧祖师的趣谈,惭愧祖师为人谦虚,他一尘不染,万念皆空,后人有联赞他:生闽地,化粤地,金身从万劫中,离色色空,入慧慧定,惭愧实不惭愧;溯唐朝,迄明朝,佛法经千载后,禳灾灾息,祈福福临,祖师真是祖师。
  高僧潘了拳,49岁圆寂,虽离开人间已越千年,但其善缘、功德十分显著,故被人们千古传颂。如今,每逢清明时节,揭西、五华、丰顺三县的人们,攀登天堂山,朝拜天堂庵,欣赏山中秀色,品茗揭岭仙茶。谈论惭愧祖师与揭岭仙茶的传奇故事,已成为当地的传统习俗和人们茶事活动中的一大乐事。

你是本文的第833位读者
来 源: 《南方日报》2010-07-18
作 者: 刘俊合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