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叻无去去惹兰”这句潮汕俗语,几乎是潮语地区通用的,至今使用率还很高。 石(潮人一向写成“口”字旁“实”字,是大众性错误)叻,潮语读“实力”,过去华侨对新加坡市的别称,来自马来语的音译。惹兰,潮语读“惹gha’(鹅亚’)”。 历史上,新加坡岛是马来亚柔佛国的一部分,惹兰也是马来亚属的一个岛。1965年新加坡才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两个地方虽同属马来亚,但自清以后,到新加坡谋生的潮人很多,而到惹兰的潮人就鲜有闻。民国初期,潮安县彩塘镇农民许兄在家乡混不下去,决定到石叻“打世界”,那里有他的许多乡亲朋友,是能够帮助他提携他的。许兄到了汕头埠,无钱搭船往石叻,在码头上徘徊,了解到有一艘货轮要出发到马来亚,许兄以为马来亚就是石叻,遂与船主商量,以帮工换船票的形式把他带走。谁知这艘货轮只到惹兰不到石叻。货轮卸下货也卸下许兄,走了。许兄在惹兰举目无亲,语言不通,难以生存下去,好不容易等来一艘中国货轮,求船主把他带回故里。 许兄回到家乡,乡亲们纷纷跑来看望“新番客”,打听在石叻的亲人的近况。许兄有苦难言,喟然长叹:“我这一次,石叻无去去惹兰!”“石叻无去去惹兰”这句话形象生动,很快传开了,成为俗语。其典故、本义早已不为大多数人所知,而其喻义近百年来一直在使用。喻义:①搭错车,选错出行路线。例:甲乙两部车同时从广州出发回汕头,由于深汕高速公路在维修造成严重堵车。甲车司机对乙车司机说:“我们改走324国道广汕路吧。”乙车司机说:“不!还是上兴梅之后通过梅揭高速回汕头,速度更快。”甲车司机不接受乙车司机的建议,各走各的。结果,甲车比乙车快了5个小时回到汕头。乙车司机在事实面前不得不认输,说:“我是石叻无去去惹兰。”②选错行为目标。例:某女士炒股。她本想买进A股,而她的朋友却力劝她买下B股。她听从朋友的提议,买了B股。结果适得其反,A股一路涨停,B股一路跌停。她顿足叹息:“我是石叻无去去惹兰呀!”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