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谣谚像张大嘴 最新 图1张

    很多人(包括潮汕人自己)都觉得不可理解,潮州菜不过是一种地方风味菜种,是怎么获得一种世界性的声誉呢?这个问题以前我也无法很好地回答,但通过对美味民谣的收集和研究,我认为已经找到答案了,答案就是潮汕存在非常深厚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有着比风味菜肴更广的涵义,如果将潮汕的饮食文化比喻为海洋,那么潮菜只不过是漂浮在上面的一角冰山罢了。潮汕的饮食文化,主要是通过方言熟语和饮食习俗传播的,其载体主要就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谣谚。根据我的分析,潮汕的饮食谣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关于乡土名物:
    正月仔婿,二月韭菜;
    端午食叶,胜似服药;
    五月荔枝树尾红,六月蕹菜存个空;
    六月乌鱼——死存支嘴;
    七月半鸭——不知死活;
    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
    十二月大(芥)菜——有心;
    十二月蔗——尾甜;
    欲穿待嫁,欲食待生(生育坐月时才有好东西吃);
    嫩瓜无榔,嫩子无腹肠(小孩无心事);
    食蛇配虎血(指凶残,反证旧俗不喜食蛇);
    松鱼头,草鱼尾,鲤姑喉,鳞鱼腹,鲮箭鱼鼻(河鲜好吃的部位);
    卖田卖地要食鲳鱼鼻:
    苏南薄饼——嘴甜舌滑;
    凉茄消风豆,冬瓜应菜热过火(物性的反语)。
    二是讲述生活哲理:
    做戏神仙老虎鬼,做桌靠粉水(做菜用芡);
    好了风湿,害了梦卿(用毛鸡鸟浸酒);
    大种鸡慢啼(大器晚成);
    瘦猪激(挤)硬屎(做事勉强);
    老水鸡(青蛙)倒旋(转回原地);
    鸭仔听雷(无法弄懂);
    山狗食薄荷(模仿);
    冷水淋蚶——勿开嘴(对牛弹琴);
    抬(杀)头也着食饭(食的重要);
    食无三块豆干,就想要上西天(不自量力);
    淡水鱼入咸水港(误入歧途);无米兼润月(祸不单行);
    鸭母穿金身,还是扁嘴;
    今年番薯不比去年芋(今非昔比);
    无钱买药,有钱买棺柴(小病酿成大祸);
    敢开饭店,勿惊大食;
    敢做匏杓,勿惊湆(米汤)烫;
    敢食敢胀,勿惊人鄙相(敢做敢当);
    无钱怎敢食人大块粿(不自量),等等。
    时代的变迁,使金木雕和抽纱等很多潮汕的传统技艺民俗衰落了,唯独潮菜和功夫茶,因为深深地扎根于日常世俗的社会生活中而被传承了下来。有关潮菜美食的民谣谚语,就像一张张隐蔽的大嘴,不仅仅在潮人的一日三餐,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突然间张口吐声,唤醒起潮汕人族群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这种情形使潮汕人看上去个个都像是精通饮食的美食家。
    美味民谣,说到底就是一种来自母语的,有关乡土的和饮食的集体回忆。从美味民谣述说的内容来看,潮菜无非是潮汕人族群在长期饮食生活中积累形成的菜肴。潮菜虽然也秉承丁潮汕人注重感性和享乐的文化特点,强调精细和美味,但其底蕴始终是乡土的和家常的——这也是我们通过美味民谣研究潮汕美食史得到的最终结论。

  

你是本文的第841位读者
来 源: 《潮菜天下》
作 者: 张新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